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髓内针不同置入点对术后膝前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胫骨骨折髓内针固定患者15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髓内针置入点不同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术后膝前痛发生率、跪姿疼痛评分和蹲坐姿疼痛评分。利用SPSS12.0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患者158例,术后骨不连5例,术后感染2例,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无术后髌韧带断裂及髓内针断裂病例。术后愈合时间平均21.4周。经髌韧带入路组:术后AKP发生率为51.39%(37例),跪姿疼痛评价平均值为7.2;蹲坐姿疼痛评价平均值为5.8。髌韧带旁入路组:术后AKP发生率为48.84%,跪姿疼痛评价平均值为5.5;蹲坐姿疼痛评价平均值为5.5。统计学显示:两组术后AKP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跪姿疼痛平均值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经髌韧带入路组明显高于髌韧带旁入路组;蹲坐姿疼痛平均值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结论髌韧带旁入路置入髓内针并不能减少术后膝前痛的发生率,但可有效缓解膝前痛的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杂性肛瘘切除术后Ⅰ期缝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今实施此手术的4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38例,失败2例,治愈率95%。住院时间8~40d,平均17d。结论:手术治疗本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针和加压钢板对胫骨中远段骨折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胫骨中远段闭合骨折及Ⅰ型和Ⅱ型骨折共28例的临床资料,将其术后疗效进行对比,利用SPSS12.0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交锁髓内针组愈合13例,愈合率100%,平均愈合时间为20周(17~32周),膝关节活动度受限1例,踝关节活动度受限2例,跪姿膝前痛(VAS Scores on Kneeling)平均值4.5(0~10),蹲坐姿膝前痛(VAS Scores on Squatting)平均值2.8(0~9.2)。Jonher-Wruh评分:优8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84.61%。加压钢板组愈合15例,愈合率100%,平均愈合时间为19周(14~28周),膝关节活动受限2例,踝关节活动受限3例,跪姿膝前痛平均值0.7(0~49),蹲坐姿膝前疼痛平均值1.9(0~50)。Jonher-Wruh评分:优9例,良3例,中3例,优良率80%。统计学显示:两组愈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0.23),跪姿膝前痛平均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32),交锁髓内针组明显高于加压钢板组;蹲坐姿膝前疼痛平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胫骨中远段的闭合骨折和Ⅰ型和Ⅱ型骨折,交锁髓内针内固定和加压钢板内固定两种治疗方式的术后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开放性骨折之一,其骨折部位多集中在胫腓骨中下段,随着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日益增多,胫腓骨开放遗留后遗症较多性骨折已逐渐成为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且高能量损伤带来的骨折损伤部位不再局限在中下段,软组织损伤严重,其治疗难度大,治疗方法多,外固定支架治疗是胫腓骨折常规治疗方法之一。尤其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因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复合载荷)的特点,以及结构简单、自重轻、便于锻炼,操作方便,对组织损伤小,可塑性强,万向关节可旋转,能灵活多方向调节矫正各种移位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  相似文献   
5.
付扬洪  张义梅  齐诺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1):1054-1055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发展,车祸及机械绞伤四肢的患者越来越多,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肌腱、骨质、内固定物外露的治疗非常困难。以往的治疗是创面换药,待肉芽生长良好后再进行组织瓣移植,但由于时间过长,往往造成肌腱液化、骨骼坏死,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时机。  相似文献   
6.
手术后出现切口愈合障碍是腹部术后的常见症状和并发症,由于其病历时较长,故临床上除换药和频谱仪照射治疗外无特殊治疗。我们自1998年开始加用大黄、芒硝外敷,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