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4叶大叶性肺炎并发休克1例二院呼吸内科韩守信,韩守仪,齐秀兰武警黄金医院林口分院于世杰近年来典型大叶性肺炎已报少见,4个肺叶同时发病的多叶性大叶性肺炎尚未见报告。作者救治了4叶大叶性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27岁,1993年9月8...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以L-亮氨酸产生菌黄色短杆菌CF-435为出发菌株,制备原生质体,在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最佳的条件下,利用紫外线、利福平、氯化锂对原生质体进行复合处理,获得再生突变株,从中挑取单独菌落进行摇瓶发酵,筛选出高产菌株UV_3-29,在含有葡萄糖10%的培养基中发酵72h可积累L-亮氨酸26.73mg/ml,比原始菌种产酸量提高26%.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免疫调节剂胸腺肽α1联合抗结核化疗对肺结核控制和治疗的作用.方法:对确诊的86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42例,两组应用相同的抗结核一线方案,治疗组同时加注射用胸腺肽α1,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痰菌阳转阴情况,观察系列胸片比较肺部病灶吸收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73.8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抗结核化疗联合胸腺肽α1调节免疫治疗对结核病的控制和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硫酸二乙酯诱变原生质体选育赖氨酸高产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L-赖氨酸产生菌钝齿棒杆菌(coryne bacterium crenatum)E226(HS^+、ABC^r1Met^r、TA、ES^r)为出发菌株,经甘氨酸、青霉素,溶菌酶作用形成原生质体,并对原生体进行硫酸二乙酯(DES)的诱变处理,然后对大量的再生突变株进行初筛、复筛、获得了高产稳定菌株D60 ̄109,其发酵液中L-赖氨酸含量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9.4%。并且又对发酵培养基通过菌株的  相似文献   
5.
<正> 关于带遗传标记的链霉菌原生质体融合已有报道。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为了节约杂交育种时间,避免进行遗传标记可带来的不利于生产的突变株,故在摆脱遗传标记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我们在进行链霉素产生菌灰色链霉菌的细胞融合工作中,采用高产菌株两株和野生菌株两株均不带遗传标记,将4株菌的原生质体混合在一起,然后分成两份,分别用热和UV灭活,使原生质体的存活率接近于零,融合得到重组子。其重组率低于文献报道。通过筛选,得到一株生长快、效价与对照相当的菌株,并得到10株摇瓶效价提高10~35%的菌株,其中前者已通过中试。这就为缩短微生物杂交育种时间提供了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6.
云木香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中药云木香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脱氢木香内酯(1)、木香烯内酯(2)、arbusculin A(3)、白桦脂醇(4)、5-羟甲基糠醛(5)、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6)、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7)、油酸-1-甘油单酯(8).结论化合物5~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7.
L-异亮氨酸产生菌钝齿棒状杆菌AS110可产L-异亮氨酸16.4mg/ml,不产生L-亮氨酸。在菌株AS110制备成原生质体再生后,结果发现90%以上的再生菌株可以产生L-亮氨酸。用紫外线诱变处理AS110的原生质体,从再生菌株中筛选出一株L-亮氨酸产生菌AS150,经分离纯化后,可产L-亮氨酸16.4mg/ml,并且不产L-异亮氨酸。  相似文献   
8.
本消毒剂系次氯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与缓蚀剂和稳定剂组成的复方含氯消毒剂。常温下,含250ppm有效氯的稀释液,作用3min,即可杀灭细菌繁殖体99.99%;含1000ppm有效氯的稀释液,作用10min,可杀灭枯草杆菌芽孢99.9%.随着有效氯浓度提高,作用时间延长,温度升高,溶液pH值降低,有机物含量减少,杀菌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9.
从云南土壤真菌07-11发酵液乙酸乙酯层浸膏中得到5个活性成分,经光谱数据分析和理化鉴别,分别鉴定为邻羟基苯甲酸(Ⅰ)、4,6-二羟基-5-甲基-1(3H)异苯骈呋喃酮(Ⅱ)、2-甲酰基-3,5-二羟基-4-甲基苯甲酸(Ⅲ)、N-(4-羟基-2-甲氧苯基)乙酰胺(Ⅳ)以及麦角甾-7,22-二烯-3,6-二酮(Ⅴ),它们对稻瘟霉分生孢子及菌丝体都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Ⅳ为首次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其谱学数据也是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
从土壤中筛选抗真菌活性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稻瘟霉分生孢子生长形态异常或生长抑制为筛选模型。对辽宁、云南、四川等地30份不同土样分离,纯化获得到500株丝状真菌进行初筛得到205株活性菌株,再经过多次反复筛选,通过抑真菌实验和抑细菌实验,最终得到0141-18和0150-9两株菌对稻瘟霉分生孢子,病原真菌和细菌都显示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亦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