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28篇
药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为研究体外培养小鼠神经干细胞(NSC)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基因表达.方法取小鼠胚胎海马NSC培养并鉴定,提取其总RNA,用RT-PCR技术检测培养NSC内PDGF、EGF、GDNFmRNA的表达.结果培养NSC中PDGF mR-NA表达最强,EGF mRNA明显表达,但几乎未检测到GDNF mRNA.结论为了解NSC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发挥生物学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内源性黏蛋白5ac(Muc5ac)在丙烯醛所致大鼠气道损伤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丙烯醛雾化吸入造成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模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造模后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RT-PCR和原位杂交检测气道Muc5ac的表达变化及定位分布.结果 丙烯醛吸入后第1周气道中Muc5ac的基因及蛋白水平均明显上调,并继续上调至第6周达最高水平.Muc5ac表达主要分布于气管、支气管上皮及肺泡上皮细胞中.结论 内源性Muc5ac在丙烯醛处理致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中明显增加,提示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黏液高分泌发病机制中可能是一个重要分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对丙烯醛吸入致大鼠炎性损伤肺组织中IL-1β、IL-6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雾化吸入组,丙烯醛雾化吸入组,依那普利治疗组,依那普利自身对照组.用丙烯醛雾化吸入造成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炎性气道肺损伤模型.于造模及依那普利处理后1、3,6周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肺组织IL-1β和IL-6蛋白及mRNA的定位与表达量.结果 IL-1β、IL-6主要分布于肺上皮细胞,胞浆染色为主.丙烯醛吸入后3周,肺组织炎症反应明显,IL-1β和IL-6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上调,6周达到高峰(P<0.05),而依那普利治疗下调IL-1β和IL-6 mRNA和蛋白水平(P<0.05).结论 依那普利的抗炎作用可能与IL-1β和IL-6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高压氧治疗对脑创伤大鼠神经行为和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Sprague Dawley (SD)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脑创伤组(采用50 g重锤30 cm高度自由落体撞击制备大鼠运动皮质区脑损伤模型)和高压氧治疗组[脑创伤+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连续治疗7d)],每组8只.术后13d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NSS)评分,观察动物运动和平衡功能缺损及改进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脑组织突触素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鼠脑创伤后出现不同程度抽搐、瘫痪和平衡功能缺失.NSS评分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0.31±0.11)比较,脑创伤组NSS评分(4.11±0.5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治疗组(3.07±0.45)较脑创伤组NSS评分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脑创伤组脑组织突触素阳性表达数量(71±10)较假手术组(50±11)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治疗组突触素阳性表达数量(89±13)较脑创伤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能促进脑创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突触素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成年小鼠海马神经细胞生长情况及其形态学变化.方法获取成年海马组织,制成细胞悬液,接种于培养板,分别于1,3,7,10,13,15 d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用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抗体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鉴定神经元.结果成年海马神经元接种后1~3 d,有较多的杂质和部分细胞漂浮,贴壁细胞较少量.每隔3 d半量换液后,杂质不断减少,但第1周细胞生长缓慢,第7~10 d才见细胞生长良好.培养15 d后,大部分细胞出现有明显的颗粒等早期退化征象.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培养细胞呈现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染色阳性染色,免疫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细胞质;证明是神经元.结论体外培养成年海马神经元早期生长缓慢,7~10 d才显示良好的生长状态,2周左右细胞则开始退变.提示10 d以前的细胞是供体外研究用的理想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orrow stromal cells,BMSCs)移植对脑挫伤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24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挫伤组(采用自由落体砸伤制备大鼠运动皮质区脑损伤模型)和BMSCs移植组(将培养纯化的BMSCs移植入损伤位点周围),每组8只大鼠。术后对动物进行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NSS);14 d后取脑组织观察移植细胞在体内存活、迁移情况;用RT - PCR技术检测宿主脑组织内凋亡基因Bax的表达变化。结果 脑挫伤组NSS为(12±3)分,较BMSCs移植组NSS(7±1)分明显升高(P<0.05)。移植的BMSCs能在宿主脑内存活并迁移;RT - PCR显示BMSCs移植组凋亡基因Bax表达(0.9±0.1)较脑挫伤组(1.1±0.2)明显减少(P<0.05)。结论 BMSCs移植能有效促进脑挫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促凋亡基因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iR-138在脊髓全横断大鼠运动功能恢复过程中是否发挥调控作用。方法打开SD大鼠T9-T11椎板,脊髓内分别注射miR-138、DEPC处理水后制备脊髓全横断模型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3d、65d取材,观察脊髓红肿范围、瘢痕长度;期间进行BBB运动功能评分;术后30d应用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第5~9周miR-138组大鼠BBB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后肢有运动的大鼠所占比例逐渐增多,而miR-138组该比例未见增加(27.03±16.2,6.5±11.72)(P<0.05)。SEP显示miR-138组大鼠左后肢均未测出潜伏期和波幅,右后肢潜伏期和波幅检出率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dmiR-138组脊髓横断处头端红肿长度较对照组增加(P<0.05)。术后65d脊髓横断处瘢痕明显,与周围软组织及椎骨粘连。miR-138组与对照组比较,瘢痕长度(1.07±0.21,1.03±0.12)cm及周长(1.00±0.17,1.05±0.09)cm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脊髓全横断大鼠局部应用miR-138后运动功能恢复较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足溃疡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用高脂饲料喂养的成年SD大鼠4周并给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首次注射25 mg/kg,1周后再次注射40 mg/kg)制作糖尿病模型,然后挤压坐骨神经,并在足部制作切口涂抹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大鼠糖尿病神经性足溃疡形成;随后将培养鉴定的HUMSC涂于溃疡表面,治疗10 d。测量溃疡体积,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溃疡组织VEGF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免疫组化确定VEGF细胞定位及血管密度变化。结果 HUMSC移植促进足溃疡体积明显缩小(P<0.05),VEGF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明显上调(P<0.05);VEGF主要定位于血管;溃疡周组织血管密度明显增加(P<0.05)。结论 HUMSC移植可能通过调节VEGF的有效表达促进糖尿病神经性足溃疡修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脑缺血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的表达变化,探讨BDNF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成年SD大鼠4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肺损伤组,每组23只,其中5只用于神经行为评价和肺水肿测定,用HE染色观察肺病理学炎症反应;每组8只动物用于RT-PCR检测肺组织BDNF mRNA含量变化;5只用ELISA检测肺组织BDNF蛋白含量变化;5只动物取肺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DNF在肺的分布。 结果 脑缺血后3 d大鼠神经功能明显受损,肺组织明显充血,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BDNF 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高(P<0.05),BDNF蛋白水平亦高于假手术组(P<0.05)。BDNF免疫阳性产物定位于肺上皮和平滑肌细胞。结论 脑缺血大鼠有明显肺水肿,肺组织BDNF表达上调,提示BDNF与脑缺血肺水肿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嗅鞘细胞移植对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及神经元存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对经培养纯化的嗅鞘细胞作NGFRp7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并制备移植用细胞悬液,部分细胞预作荧光标记用于移植后观察存活情况;24只SD大鼠平均分成3组:假手术无损伤组(A组),大鼠脑皮质运动区损伤组(B组),相同脑损伤后嗅鞘细胞移植组(C组);术后当天及第3,7,14天分别对各组动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NSS)评分;术后第14天取损伤部位组织作神经元核心抗原免疫组化(NeuN)检测并计数阳性细胞数量;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培养的嗅鞘细胞呈NGFRp75阳性,阳性率90%;(2)移植14d后核荧光标记的嗅鞘细胞在宿主体内存活良好;(3)术后第14天B组NSS评分为[(2.00±0.53)分],C组为[(1.25±0.46)分],明显优于B组(P<0.05);(4)NeuN阳性细胞计数B组为[(39.2±7.1)分],C组为[(45.8±6.0)分],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嗅鞘细胞移植可明显促进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嗅鞘细胞促进宿主神经元存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