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应用百令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30例对照组,采用使用厄贝沙坦治疗;30例治疗组,采用使用百令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各指标相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显效率为26.7%,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显效率为46.7%,总有效率为96.7%,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百令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在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单独使用厄贝沙坦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姜黄素干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姜黄素(curcumin)为小分子植物酸性多酚,是姜黄的主要药效成分,综述近年来姜黄素治疗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姜黄素可抑制β淀粉样蛋白合成与蓄积,调节胰岛素信号通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具有抗炎、减轻血管源性脑水肿等神经保护作用;抑制帕金森病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影响即早反应基因表达、抑制m TORC1通路等抗癫痫;恢复海马对HPA轴的抑制等抗抑郁;降低JNK/MCP-1信号转导功能抗神经病理性痛;调控癌基因,抑制Hh通路,阻止肿瘤细胞侵袭、转移与增殖,促进神经组织功能修复。姜黄素作为治疗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潜力药物,以其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开发与临床应用前景,但姜黄素在发挥干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作用的信号网络或分子生物学机制、生物利用度的提高、先进制剂技术与新剂型的研发等方面仍需更多实验研究加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纤维蛋白原(FIB)的表达水平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住院的糖尿病足患者53例,根据是否存在感染分为糖尿病足合并感染组(A组29例)和糖尿病足未合并感染组(B组24例).选取28例糖尿病未合并糖尿病足患者为C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浆hs-CRP水平,采用凝固法测定血浆FIB水平,观察并比较3组的hs-CRP及FIB水平及其相关性.结果 A组和B组的hs-CRP及FIB水平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的hs-CRP及FIB水平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足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患者血清hs-CRP与FIB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组患者应积极检测hs-CRP与FIB水平,并采用抗感染及抗凝治疗,以促进局部病患血供及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采取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9%(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正中运动神经、腓运动神经、正中感觉神经和腓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67.69±3.29)、(49.09±3.33)、(50.43±3.51)、(49.94±3.32)m/s,较治疗前的(46.23±3.01)、(38.12±3.20)、(38.96±3.39)、(39.68±3.01)m/s明显提高(P<0.05),较对照组治疗后的(56.34±3.21)、(43.39±3.06)、(41.11±3.07)、(43.45±3.22)m/s也明显提高;治疗后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后各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神经病变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安全性高,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