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目的 探讨黄体酮片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门诊治疗的符合条件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100例,将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消炎和山莨菪碱片解痉止痛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口服黄体酮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则为76%,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黄体酮片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杏丁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含量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脑梗死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加杏丁25 ml,对照组同样在对症治疗后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加复方丹参30ml.治疗时间均为4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CRP、TNF-α、IL-6.结果 治疗前CRP、TNF-α、IL-6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CRP、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杏丁通过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CRP、TNF-α、IL-6含量,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细胞损伤,对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加强基层医院的药房管理。方法:论述加强新时期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的各种对策。结果:采取相应对策后,基层医院药房管理工作将会上一个新台阶。结论:目前,在新形势下,基层医院的药房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要积极采取多种对策。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临床药师的职责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充分发挥新时期临床药师的作用。方法:回顾我国临床药师制,分析新时期临床药师的职责。结论:搞好新时期临床药师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大鼠血清中hs-CRP、TNF-a、IL-6浓度的影响,筛选出调控作用最为显著的化合物并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制备大鼠脑卒中模型,分别给予相同治疗量的丹红注射液和不同单体化合物溶液,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血清中hs-CRP、TNF-α、IL-6水平,根据不同组别上述指标的变化,确定丹红注射液中起调控作用的成分.质量标准研究采用HPLC法,以Agilent Eclipse XDB C18为色谱柱,以乙腈(A)-0.2%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26℃,检测波长:280nm.结果:血清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丹酚酸A、丹酚酸B和红花黄素对hs-CRP、TNF-α、IL-6水平影响最为显著;质量标准研究中,三种成分实现了基线分离,方法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和回收率良好,10批丹红注射液样品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三种有效成分含量的RSD分别为5.17%、3.35%和6.20%;结论:本研究以hs-CRP、TNF-α、IL-6水平为指标,准确筛选出丹红注射液中的调控活性成分,提高了质量标准研究的效率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黎永仙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S):114-115
目的:加强基层医院的药房管理。方法:论述加强新时期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的各种对策。结果:采取相应对策后,基层医院药房管理工作将会上一个新台阶。结论:目前,在新形势下,基层医院的药房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要积极采取多种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测定大鼠尿样中托拉塞米的浓度,研究其注射剂在体内的代谢过程.HT5"H方法 选用SPF级SD大鼠进行高血压造模,给药后24h内取不同时间点尿样,加乙酸乙酯萃取3min,挥干加甲醇复溶后进HPLC分析,以盐酸普萘洛尔为内标,使用Agilent EC 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5mmol乙酸胺水溶液(冰醋酸调pH至5.4)(40∶60,v/v)为流动相,流速:l.0mL·min-1,柱温:35℃,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90nm;所得浓度数据代入BAPP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托拉塞米和内标在5min内实现了基线分离,线性良好(r2=0.9995),定量下限为1μg·mL-1,方法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回收率在85.33-112.7%之间,RSD在1.8-12.0%之间,各剂量组t1/2为0.949~1.023h,MRT为3.405~4.130h,Cmax为7.355~33.15μg·mL-1,Tmax为1.5h,AUC0-τ为20.40~78.08,AUC0-∞为21.26~80.14.结论HT6K 所用检测方法快速、准确、灵敏、稳定,能够真实反映托拉塞米在生物体内的运动过程,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托拉塞米注射剂的代谢和排泄与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