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体现止嗽散在咳嗽中的治疗效价,方法 随机分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组以西药配合止嗽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以单纯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6%,对照组总有效率70%,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止嗽散治疗咳嗽,取得了比单用西药治疗要好的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70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5例,治疗组于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合服复方丹参滴丸15粒,对照组舌下合服硝酸甘油0.5mg。观察两组,临床胸痛缓解时间及心绞痛分级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4%,对照组总有效率88.5%,两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黄雄亮 《新中医》2009,(10):23-25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中医辨证汤剂治疗隐匿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雷公藤多甙、ARB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时照组采用雷公藤多甙、ARB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治疗3月后即表现出明显的疗效,尿红细胞计数较治疗前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着疗程的延长,治疗组症状进一步改善,6月后尿红细胞计数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6月后,尿红细胞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6月后尿RBC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尿蛋白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尿蛋白下降更迅速。治疗6月后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3月、6月后,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联疗法能有效缓解隐匿性肾炎患者病情,稳定肾功能,减少雷公藤多甙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体现止嗽散在咳嗽中的治疗效价,方法随机分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组以西药配合止嗽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以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对照组总有效率70%,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止嗽散治疗咳嗽,取得了比单用西药治疗要好的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韦芳宁  黄雄亮 《新医学》2007,38(2):87-88
目的:初步研究在血液透析中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对慢性肾衰竭伴高磷血症患者磷代谢的影响.方法:根据在血液透析中使用抗凝血药的不同,将48例需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伴高磷血症患者分为2组,其中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24例为低分子肝素钠组,余24例采用肝素钠抗凝为肝素钠组.2组均为每周透析3次,每次4小时,观察期为4个月.比较2组的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素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血液透析4个月后,肝素钠组全身皮肤瘙痒、骨痛消失分别为12例(50%)和18例(75%),血磷、血甲状旁腺素水平无明显变化,而低分子肝素钠组全身瘙痒、骨痛症状消失分别为19例(79%)和23例(96%),血磷及血甲状旁腺素水平均明显下降(均为P<0.05).2组治疗前后血钙水平均无明显变化.与肝素钠组比较,低分子肝素钠组的出血发生率较低(P<0.01).结论:对于需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伴高磷血症患者,在血液透析中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可以改善患者的高磷血症.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尿路感染8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八正散是临床上较常用的治疗急性尿路感染的方子,本文通过临床观察以体现该方子的疗效。方法随机分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在西药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八正散加率减治疗,对照组予西药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9%,对照组总有效80%,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八正散配合西药治疗急性尿路感染见效快、减少耐药发生,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血合剂治疗隐匿性肾炎(阴虚湿热型)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尿血合剂配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用血尿安胶囊配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20%,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显效率为20%,总有效率为80%,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尿血合剂作为新药是治疗隐匿性肾炎血尿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尿血合剂治疗湿热血瘀型隐匿性肾炎血尿的疗效。方法:采用尿血合剂(斑地锦等)治疗本病80例,并设对照组比较。结果:总疗效、尿中畸形RBC数量及24h尿蛋白定量、血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变化、血尿类型与疗效的关系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提示:尿血合剂具有清热利湿,祛瘀通络,凉血止血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肾续骨片联合皮下注射密盖息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致肾性骨病患者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致肾性骨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行充分透析,治疗组30例采用益肾续骨片口服联合密盖息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仅用皮下注射密盖息。观察2组骨痛、皮肤瘙痒程度以及监测治疗前后股骨颈骨密度(BMD)、血清钾(K+)、血清钙(Ca2+)、磷(P3+)、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全片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钙、血磷、ALP、i PTH水平均有明显降低,骨密度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皮肤瘙痒评分、骨痛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续骨片联合密盖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致肾性骨病患者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旭生教授治疗肾小球性血尿临床经验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旭生教授从事肾脏病临床研究 1 0多年 ,师承广东省名中医黄春林教授 ,在学术上每有独特见解 ,对肾小球性血尿的治疗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现总结如下。1 辨证要点肾性血尿早期多见实热 ,后期多见虚热 ,兼杂湿热、瘀血、热毒 ,总属热、虚、瘀。病机为下焦肾及膀胱脉络受火热熏灼、迫血妄行、血不循经、血随尿出为特点 ,或阴虚火旺、虚火灼伤膀胱脉络而致尿血 ,或气血虚弱导致气不摄血 ,血溢于脉络之外随尿而出 ,其病势为由外而内 ,由上而下。1 .1 定病位 尿血的病位 ,主要在膀胱和肾 ,但与心、脾、肺、肝、小肠有密切关系。 (1 )热毒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