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禽消化道细菌病是危害养禽业的主要问题之一,沙门菌病、大肠埃希菌病等家禽肠道细菌病的流行日趋复杂,越来越难以控制,且不断出现新的流行与致病特点,不仅会造成严重肠道疾病而且会产生死亡。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高效、广谱抗生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是养殖业用药的不合理导致细菌的氨基糖苷耐药性日趋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临床应用的潜力。而耐药监测需要判定标准,目前我国并没有相关标准,主要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和欧盟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EUCAST)中的折点。当前CLSI和欧盟EUCAST标准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禽消化道细菌病折点的制定并不完全,所以要全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流行病学临界值和药效学临界值,为折点的制定工作提供科学数据,以监测耐药性的产生,分析耐药现状和发展规律,更科学地指导临床用药和新药开发。  相似文献   
2.
3.
头孢菌素类药物在环境中的行为及残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孢菌素类药物抗菌谱广、毒性小,在畜禽养殖业中使用十分广泛。当头孢菌素类药物通过工业生产中污水的排放,或经动物给药后的粪便排放等方式排入土壤、污水中时,会使得环境微生物的耐药基因(ARGs)丰度增加,增加环境中细菌的耐药性,从而威胁到抗生素对细菌感染的治疗。本文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环境(土壤、粪肥、水体)中的吸附、迁移、降解等行为、目前的残留情况以及对环境微生态的影响进行综述,引起人们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环境中的残留危害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在临床正畸工作中,发现反患者舌系带短的多,并且抵下颌吞咽的多,而深覆深覆盖患者这种现象少[1]。我们对深覆深覆盖和牙列反患者舌系带长度及附着点的位置进行比较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黄玲利  高仲群  李博  白鹤翔  王辉 《河北医药》2011,(20):3134-3134
在临床正畸工作中,发现反[牙合]患者舌系带短的多,并且抵下颌吞咽的多,而深覆[牙合]深覆盖患者这种现象少。我们对深覆将深覆盖和牙[牙合]反[牙合]患者舌系带长度及附着点的位置进行比较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头孢噻呋作为第一个畜禽专用的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革兰阳性细菌和革兰阴性细菌都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本文概述了头孢噻呋对呼吸道细菌的抗菌活性,药动学,动物呼吸道的临床应用与安全性等方面。通过对头孢噻呋的发展以及临床的应用概述,有利于促进头孢噻呋在兽医临床中合理应用,有效缓解食品安全和减少细菌耐药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喹烯酮遗传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喹烯酮由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制的一类低毒的抗菌促生长药物。为了探讨其遗传毒性,采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预测其遗传危害和潜在致癌的可能性。方法在Ames试验中,以1.0、2.6、6.9、18.2和50.0μg/皿的剂量,对TA97、TA98、TA100、TA102、TA1535、TA1537等6个菌株,采用直接掺入法进行试验;在微核试验中,以1700、3600和7200mg/kg的剂量,采用30h2次给药法制片观察,并计算微核率;在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中,以1.25、2.5、5.0和10.0μg/ml的剂量为终浓度,采用V79细胞株,进行制片观察,并计算染色体畸变率。在Ames试验中,除TA102、TA1535为阴性外,各剂量组在18.2μg/皿时加和不加代谢活化系统都为阳性,且呈现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在微核试验中,各剂量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各剂量组加和不加代谢活化系统时染色体畸变率均小于5%,为阴性。本研究首次进行了6种菌株的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表明,喹烯酮对Ames试验菌株具有一定的致突变性,提示喹烯酮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9.
喹赛多对肉鸡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喹赛多属喹恶啉类新型抗菌促生长剂,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药效学研究表明喹赛多对肉鸡具有优良的促生长效果,但其对肉鸡的临床安全性尚待考证。一日龄AA商品肉鸡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鸡。空白对照组饲喂不含药物添加剂的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100、200和500mg/kg喹赛多。观测指标包括日增重、料肉比、胴体性状、脏器系数及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各组动物精神状态、进食、排便正常,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无动物死亡现象发生。各用药组在不同阶段均表现出明显的促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效果,且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可平均提高日增重10%~20%,改善饲料利用率5%~12%,其中100mg/kg喹赛多能显著改善胴体性状(P<0.05)。各试验组脏器系数及生理生化指标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赛多对肉鸡具有良好的促生长效果,添加剂量在500mg/kg以内无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可作为同类药物喹乙醇的替代产品用作家禽促生长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0.
弯曲菌,特别是空肠弯曲菌,是世界三大食源性病原菌之一,其对抗菌药和生物消杀剂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是食品安全关注的重点。 与敏感菌株相比,细菌获得耐药性后其生长力、体内外定植力和致病力等方面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即产生适应性,以便更好地在特定条件下生存。 适应性的强弱决定了耐药菌在宿主和环境中流行扩散的风险。 本研究综述了弯曲菌对主要抗菌药和生物消杀剂的耐药性和适应性机制,为预防和控制弯曲菌耐药性流行和扩散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