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同时又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素。全国3次高血压调查显示,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在不断上升。实践证明,在常规降压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健康教育,能有效降压及减少血压波动,从而使高血压的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本文探讨控制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年轻姑娘相貌平平,她为此感到自卑,落落寡欢。一天,她来到商店看到一个发夹,她很喜欢,店员说她戴上后漂亮了许多,她高兴地买下了发夹。第二天她去公司上班时,发现同事们的目光显得很热情,男同事还约她下班后去玩……“因为我戴上了美丽的发夹!”她伸手向头上摸去,这才发现发夹并没有戴在头上。这位姑娘相信自己戴上美丽的发夹后,自己也会漂亮许多,所以对自己的外貌充满了信心,不再委琐自卑,自然会焕发出年轻姑娘的天然魅力,使周围的人对她刮目相看,由此可见,一个人只有善于悦纳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自己潜在的才能。一位哲人说:“人往往是被自己打败的。”的确,要战胜逆境,首先要战胜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和懦弱。家庭护士(徐小利摘自《祝您健康》)带来自信的美丽发夹@黄民杰  相似文献   
3.
通过总结医学科普漫画插图的经验,从漫画绘制技巧、漫画形象、漫画与医学知识结合、艺术夸张手法、漫画情节设计,以及版面设计和色彩搭配等多方面入手,阐述其绘制技巧重点。旨在为医学科普宣传品创作者提供借鉴经验,以提高健康知识宣传品的制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传播在预防和控制非典型性肺炎(SARS)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发布权 威信息,新闻媒体配合公布相关的健康信息,对群众的恐慌心理以及不科学的行为,起到解疑释惑的作用。[结果]群众对 SARS有了正确的认识,紧张、焦虑和恐惧的心理明显下降,预防SARS的意识得到了增强,并在行为上也发生了改变。[结 论]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在信息可公开的第一时间内,健康传播开展得越早、越多、越准确,就越有利于预防和控制 疫情。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 ,医院的职能就是看病这一观念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从单纯的医疗型向医疗、预防、保健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这是发展的大趋势。医院从单纯的技术服务转向社会性服务 ,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中医院开展健康教育有其明显的特色 ,表现为深厚的理论基础 ,融洽的医患关系 ,传统的诊断方法 ,丰富的饮食疗法 ,独特的运动疗法。这些特色能有效地融于防治 ,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使患者的身体、心理保持良好的状态。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中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特色。1 深厚…  相似文献   
6.
提高报刊健康传播质量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和部分,它是指以“人人健康”为出发点,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而制作、传递、分散、交流、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报刊作为健康传播的载体,具有覆盖面广、时间性强、可反复阅读等优势,是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针对目前报刊健康传播存在的问题,为避免影响健康传播的效果,甚至产生误导,有必要采取相应对策,切实提高报刊健康传播质量。  相似文献   
7.
古往今来 ,人们都希望健康长寿 ,渴望得到医药保健知识 ,这就使健康传播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在中国古代 ,传统文化文史哲医共生的整体性 ,文学家们文医互补的知识结构 ,使他们的文学创作成为健康传播的一种方式 ,所编著的方药书 ,成为大众传播的医药卫生信息的载体。探讨和借鉴中国古代文学家的健康传播方式 ,温故知新 ,扬长避短 ,为我们今天进行健康知识的传播 ,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史料。1 创作诗歌戏剧 ,普及医药知识诗歌与戏剧是大众传播媒介中易于为大众所接受的形式。中国古代的文学家们就很善于以诗载医 ,以药入戏 ,来普及医药…  相似文献   
8.
中医养生学的特色与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10.
中医药知识的普及是我国医学科普的一大特色。在此,笔者就中医药科普创作提出如下几点个人的见解。1-科学 祖国医药学在其几千年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也混有少量封建迷信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唯物辨证法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去识别伪科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中国古代的性知识为例,不少房中术专著既反对禁欲,又反对纵欲,这种观点很辩证;并提出了“七损八益”等理论,强调在某些情况下男女交合不利,这对于性保健和优生也有裨益。然而,这类书也有不少封建迷信的色彩。例如,道家的房中术提倡吸取女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