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移动数字X线(DR)摄影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质量控制。方法 154例住院需要影像学检查的患者,分别对其进行计算机X线摄影(DR)检查与CR检查,对比观察其临床检查效果。结果 DR临床应用中形成优质片率明显高于CR,平均照射量明显少于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移动DR摄影技术在临床上应用效果明显优于CR,且照射量明显减少,降低对患者的损伤,通过加强曝光、影像采集等方面的质量控制,可以进一步提高影像质量,拥有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与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结肠癌分期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50例临床高度怀疑结肠癌的患者进行结肠充气成像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进行图像重建,观察肿瘤,对肿瘤进行分期,并与临床病理作对照。结果经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图像重建后,敏感性为100%;根据Dukes分期标准,A期6例,B期14例,C期21例,D期9例,与手术病理对照符合率为98%。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准确对结肠肿瘤进行分期,对肿瘤的位置、形态、周围侵犯和转移情况进行清晰成像和评价,可用于结肠癌患者术前检查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李彬强  姚海东  黄智棠  邱凯涛 《吉林医学》2010,31(15):2147-2148
目的:研究利用钡剂代替标记物行结肠运输试验的可行性。方法:利用钡剂及标记物对正常人及便秘患者行结肠运输试验,测量出各组结肠运输试验的结肠通过时间。结果:正常组全部志愿者72h排出80%以上的钡剂或标记物,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组72h均未排出80%的钡剂或标记物。钡剂结肠运输试验与标记物结肠运输试验的结肠通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钡剂可代替标记物行结肠运输试验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并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对转移性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转移性肺肿瘤患者进行常规剂量和低剂量螺旋CT扫描,比较常规剂量和低剂量螺旋CT对转移性肺肿瘤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68例转移性肺肿瘤患者,经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共发现840个结节,其中,782个肯定是转移结节,检出率为93.10%;经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共发现826个结节,其中,755个肯定是转移结节,检出率为91.4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对直径≤5mm、6~10mm及>10mm的转移结节的检出率分别为89.90%、92.26%和100.0%;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对直径≤5mm、6~10mm及>10mm的转移结节的检出率分别为86.53%、91.01%和100.0%;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可以代替常规剂量作为筛查肺转移瘤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子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或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40例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或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三维适行放疗治疗,随访3年,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随访1年,均存活,随访3年,存活38例,生存率为95.0%,随访期间不良反应以放射性直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最为多见,其次为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和骨髓抑制。结论三维适行放疗治疗子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或转移,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了生存率,降低了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X线诊断脊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所有观察对象均经螺旋CT确诊为脊椎骨折,作为阳性判断的标准,之后行X线检查,比较观察患者椎体旋转脱位、附件骨折、骨折线错位、椎体压缩以及骨折片突入椎管等指标,并依照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分别比较3组X线与螺旋CT诊断结果。结果 X线诊出率为83.3%;轻度组X线诊断结果与螺旋CT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两者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平片具有经济、快捷、图像直观等优点,对于脊椎骨折的临床诊断具有较好的价值,对于椎体旋转脱位以及椎体压缩的诊断最为有效,但是对于脊椎骨折严重程度的诊断还存有不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少见肿瘤的X线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本院病理证实的6例少见乳腺肿瘤的X线表现。结果6例乳腺肿瘤中,颗粒细胞瘤1例,角化棘皮瘤1例,多形性腺瘤1例,鳞状细胞癌1例,透明细胞汗腺癌1例,癌肉瘤1例。X线表现:3例良性肿瘤中,圆形或椭圆形2例、不规则形1例,边缘光滑2例、边缘模糊1例,3例均无伴钙化;3例恶性肿瘤中,圆形或椭圆形1例、不规则形2例,边缘模糊2例、边缘毛刺1例,2例伴钙化、1例无钙化。结论乳腺部分少见肿瘤X线表现具有特征性,大部分少见肿瘤无特征性,需综合分析及病理学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临床上多层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9-2011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回顾性研究患者的CT影像表现及临床表现。结果:49例患者的胰腺体积明显增大,30例患者胰腺组织内部密度不均匀,胰腺包膜改变15例,34例患者出现胰腺轮廓模糊,胰周渗出有积液,26例患者肾旁筋膜增厚及脾肾间隙模糊,6例患者并发假性囊肿,同时还有4例患者腹腔少量积液。结论:多层螺旋CT可以准确、有效地确定患者急性胰腺炎的类型,且具有无创性,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鉴别以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了良好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的MRI诊断及其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4年10月~2010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采用MRI行骶骨斜冠状位扫描,另行骨盆X线拍片、CT及螺旋CT检查患者神经走行及其周围神经丛。X线显示骶骨外侧骨折向后移位,骶结节、骶骨线均模糊,且底孔不对称;CT提示滴管不同断面水平不对称以及骨折后结构发生变化,骶骨外侧骨折向后上移位;MRI提示高位(S1~S3)神经根损伤23例33处,低位(S3以下)神经根损伤12例18处。结果经手术验证高位(S1~S3)神经根损伤25例37处,低位(S3以下)神经根损伤12例18处,高位(S1~S3)漏诊2例,且经骶骨冠状位MRI扫描,发现骶神经损伤且有骨块压迫、神经根改变12例,神经根周围脂肪消失者22例,骶神经根增粗15例,漏诊率4%。结论采用MRI能准确定位骶骨及其周围神经的损伤情况,并结合常规影像学资料对于后续治疗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的MRI诊断及其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4年10月~2010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采用MRI行骶骨斜冠状位扫描,另行骨盆X线拍片、CT及螺旋CT检查患者神经走行及其周围神经丛。X线显示骶骨外侧骨折向后移位,骶结节、骶骨线均模糊,且底孔不对称;CT提示滴管不同断面水平不对称以及骨折后结构发生变化,骶骨外侧骨折向后上移位;MRI提示高位(S1~S3)神经根损伤23例33处,低位(S3以下)神经根损伤12例18处。结果经手术验证高位(S1~S3)神经根损伤25例37处,低位(S3以下)神经根损伤12例18处,高位(S1~S3)漏诊2例,且经骶骨冠状位MRI扫描,发现骶神经损伤且有骨块压迫、神经根改变12例,神经根周围脂肪消失者22例,骶神经根增粗15例,漏诊率4%。结论采用MRI能准确定位骶骨及其周围神经的损伤情况,并结合常规影像学资料对于后续治疗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