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许昌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出生的新生儿1 226例新生儿根据生后1 min Apgar评分分为新生儿窒息组(观察组)与无窒息组(对照组),分析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并对比两组新生儿相关因素之间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 结果 1 226例新生儿中诊断为新生儿窒息者202例,发生率为16.48%;202例新生儿窒息在性别分布男性占54.6%,女性45.4%,以轻度窒息较为常见(83.2%),足月儿(79.7%)、正常体重儿(82.2%)、经阴道分娩(73.3%)所占比例相对较大,脐带因素胎盘因素、产程异常及妊娠合并症常见;两组新生儿在新生儿出生体重、产妇妊娠期合并症、前置胎盘、胎儿宫内窘迫、胎位异常、产程异常、羊水污染、分娩方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前置胎盘(OR=1.588)、胎儿宫内窘迫(OR=2.367)、胎位异常(OR=3.014)、产程异常(OR=3.533)、羊水污染(OR=1.546)、分娩方式(OR=0.662)均为新生儿窒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高,前置胎盘、胎儿宫内窘迫、胎位异常、产程异常、羊水污染均为新生儿窒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占活产婴儿7‰至8‰,由于外科技术,麻醉技术及体外循环的飞速发展,早期诊断后及时手术等措施;死亡率已显著下降。多数患儿包括一部分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经过治疗已可较健康地发育成长。近年来超声作为一种常规手段,以其无创,敏感,能照像待等独特优势被广泛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多例。现以10例典型病例,阐述应用彩超早期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意义。经与其他方法对比和手术检验其特异度不容质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对早产儿呼吸机撤离的效果,为实现早产儿尽早成功撤机给予指导。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5月在NICU收治的84例接受机械通气支持治疗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42例。两组在撤机前按负荷剂量[20 mg/(kg·d)]用枸橼酸咖啡因,参照组采取常规维持量[5 mg/(kg·d)],试验组采取高维持量[10 mg/(kg·d)],对比两组撤机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用氧天数及NICU治疗时间,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撤机成功率为97.62%,高于参照组的87.20%(P0.05);试验组的机械通气时间、用氧天数、NICU治疗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撤机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参照组为2.90%,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维持量应用枸橼酸咖啡因能有效提升早产儿撤机成功率,缩短辅助通气时间,不良反应较少,近期疗效更确切。  相似文献   
4.
黄晓展 《中外医疗》2012,31(5):46-47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血清TNF-α、IL-6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ELISA法测定49例RV肠炎患儿血清TNF-α、IL-6水平,与同期16名正常婴幼儿作对照。结果患儿TNF-α、IL-6水平均较正常组增高,且重度RV肠炎组均较轻度组明显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测定患儿血清TNF-α、IL-6水平可预测RV感染病情,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6.
Pierre‐Robin综合征,又称Pierre‐Robin序列,是一种非特异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于1923年由Pierre和Robin首先描述而命名。临床上以吸气性梗阻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引起的呼吸道阻塞死亡率可高达30%~65%。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于2013年8月收治病例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治疗患儿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1年1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微泵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20 mg/k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腹部肌注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剂量0.1 IU/kg,1次/2 d。两组患儿连续治疗8 d。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以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D4+/CD16+、CD3+、CD4+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81.40%),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体温恢复时间、拒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RP、IL-6、PCT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CRP、IL-6、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CD4+/CD16+较治疗前显著降低,CD3+、CD4+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的CD4+/CD16+明显低于对照组,CD3+、CD4+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可提高新生儿败血症的疗效,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药物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