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和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以及银杏达莫注射液在DN防治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检测65例2型糖尿病患者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CEC数,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将UAER为30~300mg·d-1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2例,进行常规降血糖、控制血压等治疗;银杏达莫治疗组2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压、UAER及CEC水平的变化。结果:单纯糖尿病(SDM)组和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组的外周血CEC水平比对照组(NC)显著性升高,并呈逐渐增高的趋势(P<0.01)。UAER与收缩压(SBP)、外周血CEC水平呈正相关(P<0.01)。EDN组中,银杏达莫治疗后UAER及CEC明显降低(P<0.01);而常规治疗组无明显变化。线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银杏达莫治疗后UAER的改变与CEC数的变化成正相关(P<0.01)。结论: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在DN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银杏达莫对VEC的保护作用可能是其延缓DN发展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血白介素6(IL-6)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检测45例2型DM患者及20例正常人外周血IL-6和循环内皮细胞(CE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①2型DM患者血IL-6和CEC水平高于正常人(P<0.05);②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CEC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P<0.01);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EC与血IL-6水平和尿蛋白排泄率(UAER)显著相关,标准偏回归系数β分别为0.264(P=0.033)和0.545(P=0.000)。结论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体内IL-6升高有密切关系,并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晓萍  黄敬泽 《海峡药学》2006,18(4):144-146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尿蛋白、血流变及氧化应激等的影响。方法将尿微量蛋白排泄率30~300m g/24h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进行常规降血糖、控制血压、调脂等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肾功能、24h尿微量蛋白排泄率、血流变、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及一氧化氮水平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h尿微量蛋白排泄率、血流变明显改善,超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氮水平明显升高,丙二醛水平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通过扩血管、抗血栓、抗自由基损伤、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对糖尿病肾病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与全天不同时间血糖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黄敬泽  王健 《中国综合临床》2006,22(12):1101-110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全天不同时间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171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三餐前30min、餐后2h及晚睡前共7次血糖水平,并计算平均血糖水平(MBG),同时测定HbA1c。按HbA1c水平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血糖控制尚可组(HbA1c≤7.5%)和控制差组(HbA1c>7.5%)。直线回归相关分析总体及各组HbA1c与MBG、全天7次血糖的相关性。结果MBG与HbA1c呈显著正相关(r=0.851,P<0.001),MBG=-0.70+1.30×HbA1c;HbA1c与全天7次血糖水平均呈正相关,逐步多元线形回归分析示HbA1c与空腹、晚餐后、午餐后及早餐后血糖相关。HbA1c≤7.5%组的HbA1c与晚餐后、午餐后及午餐前血糖相关,而HbA1c>7.5%组HbA1c与空腹、晚餐后、午餐后及早餐后血糖相关。结论HbA1c受全天平均血糖水平的影响,血糖控制尚可组晚餐后、午餐后及午餐前的血糖对HbA1c影响明显,而血糖控制差组空腹、晚餐后、午餐后及早餐后的血糖对HbA1c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5.
1 病例资料【例1】 男,69岁。3天前感全身疲乏,在当地医院静脉滴注白蛋白后,逐渐加重,出现意识模糊、左侧肢体无力、失语,转诊我院。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及糖尿病史。查体:血压18.7/12kPa,昏睡,呼吸深大,双肺闻及湿性罗音,心率80/min,律不齐;左侧肢体轻度瘫痪,四肢肌张力减弱,巴宾斯基征阴性。颅脑CT示:腔隙性脑梗死。诊断:缺血性中风。给予甘露醇、呋塞米、白蛋白等治疗。实验室检查:尿糖(),尿酮体(+);血糖52.32mmol/L,血钠150.4mmol/L,血钾4.1mm…  相似文献   
6.
外明白色病变系指女阴皮肤、粘膜营养障碍而致的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疾病.凡症状明显,经药物治疗无效或有重度非典型增生或局部出现溃疡、结节等病变者,均可行局部病灶切除或单纯外阴切除术.我科于1995-05~1999-05共收治外阴白色病变15例,经行单纯外阴切除术收效良好,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我科于1995-05~1995-05收治15例白色病变患病,年龄40~62岁.2手术方法 取膀胱截石位,外切口呈梭形,上自阴蒂根部上方1cm阴阜处,沿两侧大阴唇外侧向下,至会阴后联合,内切口亦呈量梭形,起自阴蒂…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2型糖尿病血病变中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8.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尿白介素-6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II型糖尿病 (DM)患者血、尿白介素 6 (interleukin 6 ,IL 6 )水平的变化 ,了解IL 6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发病学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4 5例II型糖尿病患者及 2 0例正常人血、尿IL 6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1)II型糖尿病患者血、尿IL 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 (P <0 0 5或P <0 0 1)。 (2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IL 6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P<0 0 5 )。 (3)患者血IL 6水平分别与病程和空腹胰岛素 (fastinginsulin ,FINS)水平呈正相关 (r=0 30 5和 0 32 9,P 均 <0 0 5 ) ,与胰岛素敏感指数 (insulinsensitiveindex ,ISI)呈负相关 (r =- 0 35 2 ,P <0 0 2 ) ,尿IL 6水平分别与病程和尿白蛋白排泄率 (urinealbuminexcretionrate ,UAER)呈正相关 (r =0 32 6 ,P <0 0 5 ;r =0 4 6 6 ,P <0 0 1)。结论 :患者体内高水平的血清IL 6可能是II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病理生理改变的一种表现 ,IL 6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尿IL 6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病情分析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2003年9月在整体护理的同时通过会谈观察的方法对患者心理进行评估,针对患者的状态再采用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如心理暗示法,行为疗法,心理分析方法,尽可能使病人心理状态稳定,减少手术给病人造成的生理、心理伤害,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促进病人早日康复。临床资料选择2003年9月~2004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择期手术的妇产科病人,性别均为女性,年龄21~72岁共532例,平均年龄39.5岁。患者材料见表。患者最多见的情绪障碍是焦虑与抑郁,532名患者中在围手术期间焦虑症状的患者335名占62.9%,抑郁的患者58名占10.9%。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中焦虑比…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敬泽  王健  张门  岂珍 《免疫学杂志》1999,15(4):256-257
为探讨2型糖尿病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屯的变化及其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发现单纯糖尿病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无明显增高,而糖尿病肾病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