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75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索职业病防治工作新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职业病是指企业、用人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200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体现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在新的法律框架之下,广大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得到更大的保障.但无可否认,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正面临更严峻的挑战,职业病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以颈横动静脉为蒂的延长锁骨上岛状瓣折叠修复口咽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以颈横动静脉为蒂的延长锁骨上岛状瓣修复11例口咽癌切除术后出现口咽瘘的患者,评价修复效果.11例患者包括8例男性,3例女性.口咽部瘘口大小3.0 cm×1.5 cm~4.0 cm×2.0 cm,颈部皮肤瘘口10 cm×6 cm~12 cm ×7 cm.结果:11例皮瓣全部成活,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18个月,患者吞咽和言语功能恢复正常,无瘘管复发和咽腔狭窄.患者对术后外形满意.结论:以颈横动静脉为蒂的延长锁骨上岛状瓣是修复口咽瘘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细胞程序性死亡是指细胞依赖于某些特定的基因编码信号或活动的死亡方式。细胞凋亡、自噬、胀亡、焦亡等均属于细胞程序性死亡。其中,焦亡是一种依赖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焦亡与炎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均有关系。充分了解焦亡发生的机制及其与肿瘤的关系,对肿瘤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针对焦亡的相关机制及焦亡与头颈部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口底癌术后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面动脉一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同期修复日底癌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9例口底癌患者行口底癌根治术,同期采用面动脉一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重建口底组织缺损。4例患者为TINOMO,5例患者T2NOM0。皮瓣最小4.0cm×10.0cm.最大5.5cm×11.0cm。结果8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小部分坏死,经过坏死组织切除及抗炎治疗,二期愈合。随访6—25个月。所有病例语言及吞咽功能恢复良好,面部外形满意。结论面动脉一颏。卜动脉岛状肌皮瓣适合同期修复中小型口底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5.
食品卫生监测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食品卫生监测数据是控制食源性疾病危害的基础性工作,是国家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法规、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食品监管部门执法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完善的食品卫生监测网络,能有效地收集有关食品的污染信息,有利于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危险性评估;创建食品安全预警系统,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我国食品的安全信誉度,提升我国在国际食品贸易中心地位。同时对确定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的种类,分析食品污染水平与食源性疾病的关系,评估特定食品污染物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程度,提高食源性疾病的快速诊断、溯源及处理能力;加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公布食源性疾病监测信息,为政府和消费者提供食源性疾病监测及控制的科学依据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改良游离腓骨瓣塑形方法修复双侧下颌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瓣修复双侧下颌骨巨大缺损的改良方法。[方法]对7例因不同原因造成的跨中线的双侧下颌骨巨大缺损患者,应用游离腓骨瓣重建下颌骨,在腓骨瓣的制备、塑形和定位固定等方面进行改良。[结果]移植腓骨瓣全部成活,固位稳定。随访6个月至2年,面下部外形恢复良好,上下颌相对位置正常,接受活动义齿修复后咬合关系和咀嚼功能较满意。[结论]改良的腓骨复合组织瓣克服了常规方法的缺陷,对腓骨瓣的损伤更轻微,对血供损害更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猫抓病头颈部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提高对该病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收集1997~2007年经病理确诊的20例头颈部猫抓病淋巴结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病例中均有猫狗密切接触史,其中有猫抓伤史12例。临床症状以头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为主,伴低热、乏力等不适。实验室检查无明显特异性表现。临床上初诊符合率较低。结论猫抓病头颈部淋巴结炎在临床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临床医生应提高诊断准确率。猫抓病头颈部淋巴结炎行感染治疗配合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微血管密度(MVD)在黏液表皮样癌(MEC)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MED临床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正常唾液腺组织、38例高分化MEC及26例低分化MEC中HIF-1α和MVD的表达.结果 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和MVD计数在正常唾液腺组织、高分化MEC及低分化MEC中的表达均依次增强,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EC中MVD计数随着HIF-1α表达的增强而升高(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组的MEC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和MVD计数均高于非转移组(P<0.05).结论 HIF-1α的表达和MVD与MEC的分化程度和淋巴转移程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下颌智齿冠周炎致面颊瘘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下颌智齿冠周炎致面颊瘘的诊治体会.[方法]对21例下颌智齿冠周炎致面颊瘘的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临床诊治经验.[结果]对下颌智齿冠周炎致面颊瘘的患者行下颌智岗拔除术和面颊瘘道刮治术,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下颌骨颊侧破坏骨质需行刮除.[结论]下颌智齿冠周炎致面颊瘘经正确诊治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及时处理下颌智齿冠周炎是预防此类面颊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是一种相当罕见和复杂的疾病,本文通过对1例40岁女性发生于右侧颈部胸锁乳突肌内侧Castleman病例的诊治,并复习相关文献,对该病的发病率、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作回顾性报道。CD发病率较低,既往未见临床统计发病率,并且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临床上分两型:局灶型和多中心型,两者诊断均较为困难,术前CT检查对诊断本病有一定帮助,组织病理学检查或淋巴结活检有益于早期诊断。治疗效果基于组织病理学检查和临床分类。预后因临床分型有所不同,局灶型预后较好,而多中心型预后较差,两者均存在一定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