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随着医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在护理工作中,不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及时、准确地观察病情,视病人如亲人,了解病人的心理动态,面对急需理解、帮助的病人,护士必须富有同情心,应在语言、态度、行动上体现出高尚的职业道德,取得病人的信赖和配合,才能真正对病人进行全身心的护理。1 病例介绍 女,36岁。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住院治疗,怀疑自己得了肝癌。护士在为病人输液时,了解到病人思想包袱很重,鼓励病人正确认识疾病,同时给予解释如何区别早期肝硬  相似文献   
2.
去年春我县除害滅病工作组,在三沙镇静洋坪里采用本方进行治疗钩虫试验,服药十四人,其中服药一次者十三人;三次者一人。除五人因外出未检粪便外,其余九人粪检均呈阴性,症状亦均减轻。例一:李鸭头,男,二十八岁,业漁。症状:面黄肌瘦,脾脏肿大,腹时疼痛,食欲不振,手足酸软无力,病延八载,不能工作。粪检钩虫阳性。给服本方一剂,感觉头晕腹痛,粪检钩虫已有减少;继服二剂,腹痛头晕消失,粪检呈阴性,患者食欲日增,脾肿减轻并能参加生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患者采取中医护理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我院接诊的乳腺增生患者120例进行研究,纳入研究患者有完整临床资料,自愿配合本研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均分为2组,两组均以中药治疗,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处理,研究组加用针灸与中医护理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后乳房肿块大小、乳房疼痛评分、伴随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增生患者实施中医护理联合针灸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并改善症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川芎-丹参药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CCV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TCMSP)收集到川芎和丹参的成分,并与Gene Cards、OMIM、NCBI Gene数据库搜索CCVD的靶点取交集,用STRING数据库分析关键靶点间蛋白相互作用,利用Cytoscape3.7.1软件进行可视化,用DAVID数据库对相关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对潜在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利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最后通过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相对抑制率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对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共筛选出川芎-丹参药对有效成分49个和中药-疾病靶标78个,核心靶点涉及肿瘤蛋白P53(TP53)、原癌基因蛋白C-jun(JU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375个GO条目,KEGG通路富集得到90条与CCVD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其中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和雌激素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川芎-丹参药对核心成分与CCVD关键靶点亲和力良好。体外验证实验表明川芎、丹参能有效提高HCM细胞的存活率,减少H/R损伤后LDH释放,并抑制HCM细胞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结论:该研究预测了川芎-丹参药对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以期为其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