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5篇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目的:动态监测急性有机磷中毒动物在急性有机磷中毒及解救过程中血浆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血糖值变化,依据此两项指标与中毒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救治提供新的方法以及实验依据。方法:通过耳缘静脉注射5%敌百虫溶液(2mL/kg)先后对12只家兔建立急性有机磷中毒模型,分别在模型动物处于正常、轻、中、重度中毒和救治的时段采血,动态监测血浆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和血糖两项指标变化。结果:在急性有机磷中毒过程中,血糖值升高与乙酰胆碱酯酶活力降低相比较,血糖浓度动态变化与中毒轻重程度相关性较好,并能体现机体对中毒的应激程度。结论:血糖浓度能较好地反映有机磷中毒深度以及机体应激程度,可作为临床评估危重程度的动态性快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粘液水肿性苔藓死亡1例黄利军1刘飞2周毅成2马淑文3戚基萍4患者女,45岁,农民。1990年4月初诊。患者1年前无诱因,前臂出现数个米粒大丘疹,相继于颜面、四肢、躯干等皮肤变硬厚黑,其上多数米粒大丘疹,全身胀满感,面部重,不发热,食欲正常,既往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运用明确路标的短期模块化培训方式助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病例大赛(简称“大赛”)培训的经验。方法 对参加2020年首届广东省大赛的外科住培医师行明确路标的模块化短期培训。包含SP问诊训练、疾病特点及诊治原则训练、医疗文书及病例分析书写训练、综合实战训练4个模块,并分步进行。结果 经过培训后,学员问诊、检验检查结果判读、首次病程记录书写均得到提高,但是病例分析及医疗文书书写提高幅度不大。学员均满意此次培训,均认为书写手术知情同意书及诊疗方案制定是难点内容。结论 明确路标的短期模块化培训能有效提高外科医师的问诊、检验检查结果判读及首次病程记录书写的水平;但是外科治疗相关的临床思维较难提高,需要加强平时训练。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不同的消化道吻合方式及相关辅助方法。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和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以及EMBASE等数据库中,关于PD手术后消化道吻合方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分析,提取围手术期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生胰漏、胆漏、出血、胃排空延迟、死亡率、再次手术以及伤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指标,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7篇RCT研究共计2504例病例纳入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胰胃吻合组术后胰漏和胆漏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胰肠吻合组(OR=0.60,95% CI:0.44~0.82,P=0.00; OR=0.33,95% CI:0.13~0.82, P=0.02)。胰肠吻合组中,胰管-黏膜吻合术与传统端端吻合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胰漏、再次手术和围手术期死亡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支架管引流组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及胰漏、尤其是Ⅱ~Ⅲ级胰漏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无支架管引流组(均P<0.05)。结论 PD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推荐采用胰胃吻合,辅以外支架管引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和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1995年至2005年采用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30例。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方法为将常规剂量CHOP方案中CTX增至2500mg/m2,化疗后予G-CSF3.5~5μg/kg的动员方案,当骨髓功能恢复WBC计数达(2~5)×109/L,外周血单核细胞(MNC)计数达20%~30%时分离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预处理方案为异环磷酰胺(IFO)12g/m2,阿糖胞苷(Ara-c)4.5g/m2,足叶乙甙(Vp-16)0.75g/m2。结果30例患者移植后缓解时间为1~108个月,中位缓解期42个月。其中1年无病生存25例(83%),2年22例(73%),3年20例(66.7%)。最长存活9年。全组无移植相关死亡。结论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和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疗效优于常规化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对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者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采用美国X线指骨BMD检测仪对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者2356人非常用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的中排指骨BMD进行X线曝光测值。结果无论男性、女性各年龄段BMD正常(normal)人数锻炼组高于未锻炼组。骨量减少(osteopenia)、骨质疏松(osteoporosis)人数未锻炼组高于锻炼组;抽样分析显示无论男女,各年龄组BMD值锻炼组均高于未锻炼组;BMD峰值出现年龄,锻炼组比未锻炼组均推迟(除男20岁年龄组)。结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者长期坚持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使BMD值增加,BMD峰值出现推迟,尤其对孕龄期、哺乳期和绝经期女性BMD影响显著;各年龄段BMD均与合理的体育锻炼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8.
皮肌炎(或称多发性肌炎)系结缔组织疾病,主要侵犯皮肤和肌肉,可并发各种内脏损害,亦有伴发恶性肿瘤者。我们遇到皮肌炎伴发软组织转移癌1例,报告如下。病例摘要李某某,女,60岁。1987年3月2日入院。该患于1986年秋季面部出现红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和比较TAC(多西他赛+阿霉素+环磷酰胺)和AC(阿霉素+环磷酰胺)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Ⅱb-Ⅲa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术前分别应用TAC方案或AC方案进行2~4周期的新辅助化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TAC组总治疗有效率为88.4%,而AC组总治疗有效率为68.1%,TAC组总治疗显著有效率高于AC组(P<0.05)。TAC组病理完全缓解率和缓解率分别为32.6%和88.4%,显著高于AC组(分别为14.0%和55.8%)(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心电图异常和脱发的不良反应,但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AC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优于AC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左卡尼丁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影响。方法CHF患者60例,分左卡尼丁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30例。对照组应用现代心力衰竭治疗模式治疗,治疗组应用现代心力衰竭治疗模式加用左卡尼丁(3g/d)治疗。治疗14d后,比较两组心功能分级改变。结果治疗前两组心功能分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左卡尼丁治疗组心功能分级显效20例(67%),对照组显效9例(30%),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左卡尼丁可以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