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鲨肝活性肽S-8300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鲨肝活性肽S-8300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观察鲨肝活性肽S-8300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血清溶血素、溶血空斑形成及血清IL-2含量的影响。结果:鲨肝活性肽S-8300可显著促进免疫抑制小鼠溶血素、溶血空斑形成及血清IL-2水平增高.结论:鲨肝活性肽S-8300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有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鲨肝活性肽S-8300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鲨肝活性肽S-8300对四氯化碳(CCl4)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致小鼠肝损伤,观察肝组织切片;测定生化指标,检测小鼠腹腔注射S-8300后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血清谷草转氨酶(sGO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S-8300能明显减轻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降低血清GPT、GOT、LDH活性及降低肝组织MDA含量,增加肝组织GSH含量和提高SOD活性。结论:鲨肝活性肽S-8300对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是正黏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的代表种,系RNA病毒,直径80~120 nm,呈球形或丝状,其包膜上含有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亚型。人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1]。其特点是容易发生变异,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例如,2009年甲型H1N1流感在全  相似文献   
4.
鹿角脱盘多肽的分离纯化及其降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鹿角脱盘为原材料,经稀醋酸提取,再利用Resource S、Superdex 75、反相HPLC进一步纯化和质谱检测确定其Mr为7 127.6的多肽,命名为鹿角脱盘多肽,对其进行了理化分析。通过对KK-ay小鼠单次给药观察粗品的降糖效果,并采用高胰岛素诱发HepG2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初步研究了鹿角脱盘多肽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鹿角脱盘多肽具有明显的降糖活性,不仅能够降低KK-ay小鼠的血糖水平,并且200、100μg/mL粗品和100μg/mL鹿角脱盘多肽均能显著促进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模型的葡萄糖消耗。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是单一或者几种有效成分在生物体内的动态变化过程。中药的多组分、多靶点、多效应等特点决定了其药代动力学的复杂性。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片面性将限制人们对中药、复方制剂的药理和毒理认识的准确性,已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瓶颈之一。代谢组学技术依托先进的高通量测试平台和多种大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同时获得并分析数百种甚至数千种小分子物质的波动情况,为复杂组分的PK 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综述了2010年以来多组分中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介绍了代谢组学技术在其中的成功应用,重点介绍了两种新的整合了代谢组学和传统PK思想的中药方证代谢组学和中药多组分药代动力学研究策略(Polypharmacokinetics,Poly-PK),并展望了两种研究策略在中药药理学研究中的发展前景和所面临的技术挑战。  相似文献   
6.
穴位植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颈性眩晕是其最为常见的症状,为临床学者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采用穴位植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08例,疗效颇佳,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08例,男66例,女42例;年龄23~71岁,平均44.5岁;病程2d~12年。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即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中提出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中华外科杂志,1984,22(12):719]。诊断依据:①曾有卒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②旋颈试验阳性:③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④多伴有交感症状,除外眼源性和耳源性眩晕。对患有心…  相似文献   
7.
鹿茸的活性物质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近年来鹿茸的活性物质及其对保护损伤心肌,治疗神经系统损伤和骨质疏松,抗肝纤维化、抗关节炎、抗缺氧、抗疲劳等方面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鹿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鲨鱼肝活性肽S-8300的抗糖尿病与细胞保护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分析S-8300对链佐霉素(STZ)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胰岛细胞凋亡的影响;用MTT法检测S-8300对损伤小鼠胰岛素瘤β-cell株(NIT-1)的影响。结果:S-8300能显著降低STZ诱导的胰岛细胞凋亡,对STZ损伤的小鼠胰岛素瘤β细胞具有明显的修复和保护作用。结论:S-8300的抗STZ损伤与其对凋亡细胞的保护作用有关,可能是其降血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近20多年来,生物药物的研究内容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扩充,《生物制药科学》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多种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整合,使《生物制药科学》进入了生命科学的前沿。为了学科发展需要,将《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学科更名为《生物制药科学》,既延续和发展了原有学科,又进一步拓展了基础研究的内涵,更具“宽基础,强实用”的专业特色,并与国际同类学科发展水平相一致,有利于加强国际交流与学术合作。  相似文献   
10.
蛋白保护剂对蛇毒抗肿瘤活性物质ACTX-6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找到一种冻干赋形剂,能有效用于蛇毒中抗肿瘤活性物质ACTX-6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原理和方法,以海藻糖、丙氨酸、NaCl作为冻干赋形剂的组成,筛选了它们的配比,考察样品冻干后的电泳区带和细胞毒性。结果:所找到的赋型剂的配方不仅可以使ACTX-6在冻干后电泳区带和细胞毒性都不改变,并且能够明显改善样品蛋白对动物的毒性,腹腔注射的LD50在加了保护剂后得到提高,静脉给药时局部组织坏死现象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