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咳嗽、喘憋,治疗中常给予地塞米松缓解症状,但作为糖皮质激素,对免疫功能又有抑制作用,导致病毒扩散,使病情延缓或加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12月至2010年12月贵州省遵义医院住院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54例,给予吸氧、抗病毒、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口服沙丁胺醇等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每天400 mg/kg,疗程3 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呼吸困难、喘憋、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由于重型菌痢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循环不良,用解热药来扩张血管,增加出汗退热,在循环不良纠正之前,往往不能收到明显效果,对此,我们自1998年以来,对240例重型菌痢伴高热及超高热患儿,除抗菌及补液治疗外,观察组用冷盐水清洁灌肠退热与对照组用解热药退热,对其早期退热情况,平均退热时间,合并高热惊厥例数,平均止泻时间4项指标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1998年1月至2000年5月收入院的急性菌痢患儿,符合重型菌痢的有240例列为观察对象(重型菌痢指腹泻粘液脓血便频数,体温≥39℃,伴明显脱水,酸中毒,除外中毒型…  相似文献   
4.
蔡远芳  黄兴刚  陈娟 《重庆医学》2012,41(2):182-183
目的探讨静滴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4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给予吸氧、抗病毒、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口服舒喘灵及处理并发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滴人免疫球蛋白400mg.kg-1.d-1连用3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呼吸困难、喘憋、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静滴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癔症也称歇斯底里(hysteria),是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强烈的内心冲突或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等作用于易感个体而导致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意识范围缩窄、选择性遗忘或情感爆发等精神症状,常伴随各种躯体症状,但并无作为其病理基础的相应的器质性损害可以查证。有些患者的发病与病前的性格特征有关。癔症的症状有做作、夸大或富有情感色彩等特点。本文报告1例癔症发作而致呼吸暂停历经抢救的病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部位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疗效。方法:选择15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rTMS治疗部位随机分为左前颐背外侧组、右前额背外侧组、左中颞组、前额组、对照组,每组30例,在患者和治疗师双盲的前提下,每次连续刺激22rain,每日1次,疗程10d。分别观察5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第2天的临床疗效、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结果:磁疗中,部分患者有瞌睡或浅睡感,左前额背外侧组和右前颁背外侧组尤为显著。治疗结束后第2天,左前额背外侧组的有效率为77%,右前额背外侧组的有效率为73%,左中顾组的有效率为47%,前颐组的有效率为43%,左前额背外侧组和右前额背外侧组的有效率高于左中颞组和前额组,前两者与后两者分别两两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前额背外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左中顾和前顿组之间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rTMS治疗部位左、右前额背外侧区治疗原发性失眠疗效显著,优于其他区域。  相似文献   
7.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病变在毛细支气管上皮和肺泡上皮,静脉应用病毒唑常不能起到明显效果.我院于2002~2003年对9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除抗菌对症支持治疗外,观察组用病毒唑雾化吸人,对照组用病毒唑静脉滴注.对病情平均缓解[1]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3项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辅以大黄醋外敷治疗小儿化脓性淋巴结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9年8月至2003年8月将收治的化脓性淋巴结炎。分别以大黄醋外敷加抗生素治疗及单纯性抗生素治疗。现将两种疗效对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