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传统跨伤椎和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总结2009年1月至2014年2月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51例,根据固定节段不同,全部病例可分为跨伤椎固定组和经伤椎固定组,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早期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高度及伤椎自身成角。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1个月,跨伤椎固定组与经伤椎固定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19、0.08);术后早期伤椎前缘高度和伤椎自身成角方面,经伤椎固定组明显优于跨伤椎固定组(P值分别为0.02、0.03);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和伤椎自身成角方面,经伤椎固定组明显优于跨伤椎固定组(P值分别为0.001、0.02)。结论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可显著提高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复位效果,增加固定节段的稳定性,减少复位丢失、后凸畸形和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护士床边工作制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改革临床护理模式,配置流动的护理工作车,实行护士管床“责任制大包干”的床边工作制,观察和对比实施床边工作制前后365 d护士每天书写护理文件时间、患者每天呼叫次数、护士每天完成基础护理时间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实施前护士每天文件书写时间(85.77±13.776) min、呼叫次数(89.51±6.785)次、基础护理时间(21.51±3.401)h、护理服务满意度(92.92±4.801);实施后护士每天文件书写时间(40.22±7.665)min、呼叫次数(25.30±3.944)次、基础护理时间(69.06± 6.582)h、护理服务满意度(99.13 ±0.53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实施床边护理工作制能有效地减少护理文件书写时间和患者的呼叫次数,保证基础护理完成的质量,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自制简易防跌倒腰带预防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患者跌倒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确诊为半月板损伤且接受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使用简易防跌倒腰带为观察组和未使用防跌倒腰带为对照组,各40例。分析两组术后恢复状态与护理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膝关节评分量表(LKSS)评分及护理安全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简易防跌倒腰带能够提高半月板损伤术后患者的恢复效果,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跌倒率及损伤率,提高护理安全性,优化患者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出现谵妄的影响。方法将14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4例。2组患者围手术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予常规健康教育和按需镇痛管理;试验组予强化健康教育和超前镇痛管理的前瞻性护理干预。术后1周内护士每天运用Nu-DESC评估,比较2组患者术后发生谵妄及住院时间情况。结果l试验组发生率为7%,对照组发生率为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对照组与试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出现谵妄给予前瞻性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功能锻炼,比较传统与改良式的功能锻炼方法在临床应用的效果。结果改良式的功能锻炼方法比传统的功能锻炼方法更使患者接受,有效减轻肩部伤口肿胀,促进肩关节活动幅度的恢复,提高患者的舒适和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结论根据肩关节的解剖和生理特点,术后早期进行正确与科学地功能锻炼是预防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肩周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