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干预模式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0例乳腺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文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护理干预模式可提高乳腺癌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苦参素注射液对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将64例晚期胃癌行TP方案(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32例,采用化疗加苦参素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32例,即单纯化疗组,观察化疗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数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观察组化疗后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目、CD4+/CD8+比值较化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化疗后外周血CD3+、CD4+、NK数目、CD4+/CD8+比值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5),CD8+细胞数目较前明显升高(P<0.05).化疗后,观察组外周血CD3+、CD4+、CD4+/CD8+及NK细胞数目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时联用苦参素注射液,可以减轻化疗对机体的免疫损伤,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黄俊婷 《当代医学》2014,(5):137-138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收住的6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紫杉醇+奈达铂方案化疗,对照组采用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3周为1周期,化疗2周期后按照WHO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CR+PR)率为46.7%,临床收益率86.7%,对照组(CR+PR)率为50%,临床收益率83.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在消化道毒性、肾毒性及听神经毒性方面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确切,消化道、肾毒性、听神经毒性低,骨髓抑制轻,临床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黄俊婷 《当代医学》2013,(9):130-131
目的观察消癌平联合奥沙利铂胸腔内注药与单药奥沙利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收治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6例,消癌平联合奥沙利铂A组(治疗组)23例与奥沙利铂组B组(对照组)23例,应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组:消癌平注射液20mL+地塞米松针10mg+2%利多卡因针100mg+奥沙利铂针100mg/m2+0.9%氯化钠注射液40mL,对照组:奥沙利铂针100mg/m2+0.9%氯化钠注射液40mL+地塞米松针10mg+2%利多卡因针100mg。结果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灌注消癌平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显著优于单药奥沙利铂,总有效率分别为73.93%、39.13%,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相关毒副反应如发热、胸痛等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联合应用消癌平和奥沙利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在不增加毒副作用的基础上,提高了疗效,对老年患者及一般情况差者尤为适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科病房护理中断事件干预性管理的效果,降低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方法观察16名护理人员高峰工作时段临床工作中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情况,并针对护理中断事件来源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次数、中断持续时间及中断的结局。结果干预后护理中断事件明显减少,中断时间较干预前显著缩短,因中断导致的消极型结局和不良护理事件显著减少(均P0.01)。结论护理中断事件干预性管理可以降低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减少中断护理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6.
黄俊婷 《当代医学》2014,(6):145-146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联合TP方案(紫杉醇+顺铂)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方法将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冶的56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8例。两组均采用TP方案化疗,21d为1个周期,共治疗2个周期,观察组白化疗开始时即联用复方康艾针,康艾注射液50ml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滴1次/d,每周期Hd,观察化疗2个周期后化疗近期疗效、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骨髓抑制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CR+RR)为5383%,对照组为35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骨髓抑制情况、白细胞下降程度、贫血程度均较对观察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化疗后血小板改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化疗过程中消化道毒性总发生率为1786%,且多为Ⅰ~Ⅱ度,对照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体重增加情况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JD〈0.05)。结论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减轻化疗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防控中医务人员的身心体验,为保障医疗人力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 2020年 1月 28日至 2020年 1月 31日来自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二附属医院和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一线接触疫情工作的 16名医务人员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医务人员对新冠肺炎防控中的身心感受,并对访谈资料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医务人员在新冠肺炎防控中的身心感受主要提取为五项主题: ①震惊及恐惧心理; ②知识缺乏,需要正确认知新冠肺炎; ③医务人员需要正确面对,做好自身防护; ④保家卫国,刻不容缓; ⑤人民群众需要有效的防护及传染病知识宣传与重视度教育。结论医务人员在新冠肺炎的防控中身心感受复杂多样,需要各级领导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在保障防护用品及设施的供给外,确保足够的医疗人力资源梯队,以应对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PHEIC)。  相似文献   
8.
陈善茹  黄俊婷 《新中医》2005,37(2):76-76
目的:观察中药催生饮治疗过期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过期妊娠孕妇应用催生饮(由当归、川芎、大腹皮、枳壳、鳖甲、白芷、益母草组成)治疗。结果:有效4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结论:催生饮治疗过期妊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6例确诊的晚期(m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研究,应用吉西他滨(1000mg/mzdl,8)+奥沙利铂(130mg/m2 d1)方案化疗,每21d重复,共进行2周期,观察其近期疗效及血液学、消化道、神经毒性、肾毒性等相关化疗不良反应。结果化疗2周期后56例患者CR2例(3.57%),PR20例(35.7%),SD16例(28.6%),PD18例(32.1%),总有效率(PR+CR)39.3%,临床收益率(PR+CR+SD)67.9%,化疗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周围神经毒性,但Ⅲ~Ⅳ度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为分别为12.5%(7/56)、16.1%(9/56),I~Ⅱ度神经毒性发生率为35.7%(20/56),可见不良反应轻微,中、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可耐受。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方案化疗,不良反应轻微,疗效确切,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刀豆蛋白A(ConA)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NIH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联苯双酯组、加味四逆散大、中、小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于实验首日静脉注射ConA 20mg/kg,联苯双酯组按150mg/kg灌胃.加味四逆散大、中、小剂量组分别按40g/kg,20g/kg,10g/kg灌胃。每天1次,连续灌胃3天。末次给药后4h再次尾静脉注射ConA20mg/kg,8h后检测血清ALT活性,IFN—γ和TNF—α含量,SOD活力、MDA和NO含量。结果:加味四逆散大、中剂量组ALT活性降低,加味四逆散治疗组血清IFN—γ、TNF—α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加味四逆散大、中剂量组均能明显升高肝损伤小鼠血清SOD的活力,降低MDA和NO的含量。结论:大、中剂量加味四逆散对刀豆蛋白A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抗脂质过氧化损伤及抑制NO的产生及降低IFN-γ,TNF—α等炎症介质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