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马与学习记忆关系的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马(hippocampus)并非指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临床运用的中药海马,而是指人类大脑颞内侧以及腹侧卷曲的海马回及齿状区。在与学习记忆有关的脑区中,海马结构的作用显得特别突出[1]。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研究作些概述,试图寻找学习记忆行为模式与海马神经元...  相似文献   
2.
中药川芎的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对川芎原药材进行了提取处理,水提取物经萃取后获得化学组分。采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HPLC-MS)分析发现,在本实验条件下,用HPLC-MS能对指纹图谱的主要特征峰对应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发现有相同的分子离子峰[M+H]+(m/z 225),易形成碎片离子m/z 207,并进一步阐明洋川芎内酯成分主要碎片离子峰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3.
脂肪酸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酸是中性脂肪、磷脂和糖脂的基本组成单位,根据其饱和程度不同划分为饱和脂肪酸(SFAs)、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它们在生命过程中互相转换,在生物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生物样本中的脂肪酸种类及含量变化可以为某些重要疾病提供参考。近年来,色谱技术的发展及其优越的分离效果、分离速度,使色谱法在检测脂肪酸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详细综述了国内外检测脂肪酸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魏海  袁建英 《中国针灸》2003,23(2):99-101
魏稼教授师承徐少廷的飞针法,并融入古代“凤凰展翅”与“饿马摇铃”补泻法的临床经验。根据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载,前者属于捻转泻法,而后者则属于捻转加提插补法。“凤凰展翅”泻法操作重点是:二指夹持针柄,朝一个方向一捻一放4-8次,如瑞鸟展翅状;“饿马摇铃”补法的操作要点是:二指持针柄缓慢轻微摇摆50次,如饿马无力之状。文中附有治验病例。论证了以此法治疗三叉神经痛,胆石症合并胆囊炎,支气管哮喘等均有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肿瘤康复与针灸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魏海  裴建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3):3599-3600
生存质量是肿瘤患康复的核心问题。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显示针灸治疗可以提高肿瘤患的生存质量,促进患的康复。针灸治疗不仅对癌症疼痛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对肿瘤患的免疫系统也可起到调节作用。针灸又可作为心理治疗手段,可调整患的精神心理状态,对消除患的心理障碍有一定作用。疗法还能减轻放化疗,手术等常规治疗引发的机体,精神状态衰竭,从而提高肿瘤患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龙  窦乐功  魏海 《中国药事》2011,25(2):152-154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NA)抗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及应对策略。方法结合近几年相关文献,对NA耐药问题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核苷(酸)类似物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NA尚不能清除乙肝病毒的共价闭合环DNA(cccDNA),因而不能彻底清除HBV感染,需要长期用药。但随着NA的长期应用,耐药性HBV的产生影响了该类药物的疗效,成为临床医师不能回避与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青藤碱的制剂与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藤碱的制剂与药代动力学研究概况作一介绍,其中青藤碱的制剂包括缓控释制剂、透皮吸收制剂等;药代动力学研究则从方法学、体内过程及不同剂型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通过检索近年来与雷公藤红素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从雷公藤红素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及相关的靶点、通路等方面进行综述.1995年至今,多方面研究表明雷公藤红素有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影响血管生成、影响肿瘤相关的蛋白、通过肿瘤坏死因子及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以细胞微管为靶点、调节热休克反应等等,但对其体内过程等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应进一步针对雷公藤红素体内作用进行研究,为其抗肿瘤作用的发挥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紫杉醇具有独特的微管稳定作用而被广泛用于多种实体瘤的治疗,在多个国家被批准作为癌症术后化疗药物。纳米给药系统能够较好地解决紫杉醇现有剂型水溶性差和辅助溶剂聚氧乙烯蓖麻油(Cremophor EL)的临床毒性等问题。近年来紫杉醇的纳米新剂型成为研究热点,多种新材料,新工艺都得到广泛应用。纳米新剂型在临床使用中毒性小,并在缓释、癌细胞靶向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紫杉醇纳米制剂的开发和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肝脂溶颗粒剂是由丹参、黄芪、何首乌、甘草等12味中药材提取精制而成的复方制剂。我们采用L9(3~4)正交表设计正交试验,优选出该制剂的水提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以黄芪中主要成分黄芪甲甙的提取量作为考核指标,现将实验内容报告如下。1 仪器与试药 CS-93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日本岛津),定量毛细管(美国),薄层板(青岛海洋化工厂),黄芪甲甙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药材均购于药材公司(经鉴定均为正品),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2 实验方法与结果2.1 正交表设计 为了全面考察水提药材的提取工艺的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