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证候规范,是中医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不仅涉及诊断标准,而且还与医疗水平的评价,医疗事故的甄别等密切相关,是卫生部立案进行研究的课题之一。怎样进行证候规范,目前尚无确定的研究方法,一般是由经验比较丰富的专家来确定。但是作为证候规范,它要求的是客观化,而且也不是靠一次标订后就可以一劳永逸的,这是一个不断实践和不断修订完善的过程,因此,探求一种适应于进行证候规范的工作方法,将是极为重要的。这就是本项研究希望达到的目的。为此我组选择了常见的咳、喘、哮三病,应用微电脑技术对中医证候规范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一,本猜想的理论依据 1、物质的波动性: 宇宙万物都具有二重性,即“实物”和“场”,实物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实物体;场是客观存在的,如电场、磁场、引力场、生物场等。实物和场都具有波振性。宇宙有膨胀和收缩的周期运动,恒星有自行运动,行星有绕转运动,地球波动出现四时周期变化,空气波动成为声波,水的波动发生浪潮,场的波动成为电磁波、引力波等。波动宏及宇宙微及粒子,无处不有,无处不到。  相似文献   
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把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实践的研究,是一项具有价值的工作。近年来,已有可喜收获,而计算机科学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尤其引人注目。 要使中医的辨证论治得以在计算机上实现,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数学模型的设计,一个可供使用的模型至少应该具有这样一个要求,即对在已选定的参加判别的证候中,任给一个症状或体征的组合,模型应能给出疾病分类的判别,如果考虑到证和方剂之间有某种对应关系的话,模型应能从多个病机中对主病机作出判决,以便对方剂选择作出参考。这一基本要求应该成为模型设计者们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清镇汤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失眠痰瘀互结证患者,通过随机双盲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治疗组予以中药清镇汤配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观察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积分、中医症状积分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PSQI量表各项积分和总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对照组PSQI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药物等各项积分和总分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PSQI各项积分和总分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医症状积分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镇汤配合认知一行为疗法治疗慢性失眠疗效优。  相似文献   
5.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中医证治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对86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诊断与中医治疗情况,中医治疗包括方药、针灸、精神疗法和护理等方面。86例中,躁狂型13例,全部有效;优郁型73例,72例有效;总有效率98%。作者还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本文中对近年来中医计算机专家系统的研究进行了回顾,指出了其中的问题,并提出在中医计算机专家系统研究中作者自己的构想,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发展祖国医学,实现中医现代化,可应用控制论的方法,深入开展三个方面的研究:通过电子计算机使用科学的检测仪表,向病人获取中医四诊信息;逐步实现用电子计算机按四诊信息对病人进行辨证论治;深入研究药物性能和药物作用的量值指标和实现电子计算机自动配方。  相似文献   
8.
中医理论体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体自身的组织结构、生理、病理、诊断以及药物、针灸等,内容极为广泛。我们认为:从医学角度着想,以下三个系统的现代化研究,是整个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1.诊法体系的客观化:中医的诊法又称“四诊”,它是中医收集病史的方法。“四诊”资料的客观化程度对诊断与治疗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目前国内对脉象、舌象研究所取得的初步成果,说明“四诊”客观化是可行的。我们的设想是,把“四诊”测试装置成龙配套,以电脑作中枢,以指令实现接收、记忆、识别、传送等各种功能。2.辨证论治体系的规律化:辨证论治是以“四诊”资料为依据,用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病因等理论,对症状、体征进行分析综合,作出病因、病位、病性和病势的综合诊断,拟定相应的治法,选择相应  相似文献   
9.
现代生理学对脑的记载仅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迄今,由于解剖、生理学的发展,才开始认识了大脑的组织结构、功能定位等,并创立了分析器学说。然而,祖国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在《内经》中记载了脑的许多生理和病理。例如《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脑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祖国医学发展到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第一次提出脑与精神活动有关,谓“脑为元神之府”。清代医家汪昂的  相似文献   
10.
中医系统分析电子计算机辨证论治,是一项崭新的科学技术。它以中医传统理论和诊疗经验为基础,吸取现代自然科学的有关成就,科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方法,使用电子计算机技术,从继承入手,通过临床实践,不断总结优化,促进中医理论和实践日益提高,以便走中医现代化的道路。 本题研究可分以下四个方面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