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管镜在乳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乳腺纤维导管内视镜对100例伴乳头溢液的乳腺导管性疾病进行诊断或介入治疗.结果:13例导管内占位性疾病得到了正确诊断,87例渗出性导管病经治疗后治愈.结论:乳管镜对乳管内病变的正确诊断及手术方式可提供依据,并可对渗出性病变进行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As2O3/CD133抗体双面涂层药物洗脱支架在动物体内的治疗作用。方法:60只中华小型猪非高脂饮食喂养4周,随机分为球囊损伤组、假手术组和双面涂层支架组,造模后继续喂养4周,行冠状动脉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后处死动物,取心肌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OCT图像显示,球囊损伤组冠状动脉斑块明显扩大,内膜增厚,纤维帽厚度明显增加;与球囊损伤组相比,双面涂层支架组斑块明显缩小,内膜增厚不明显,纤维帽厚度无明显增加;假手术组冠状动脉基本正常。双面涂层支架组冠状动脉的内膜/中膜面积比和厚度比低于球囊损伤组,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球囊损伤组心肌Bax和Bcl-22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双面涂层支架组Bax和Bcl-22的表达明显低于球囊损伤组(P均〈0.01),而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结论:As2O3/CD133抗体双面药物涂层支架能显著抑制冠状动脉内膜增殖,抑制心肌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腋部整形术治疗腋前副乳腺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例腋前副乳腺患者分别进行腋部整形术(治疗组,110例)与单纯副乳切除术(对照组,90例),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外观腋部整形术显示出良好的效果(P<0.05).结论 腋部整形术治疗腋前副乳腺在切除病灶的同时兼具美容效果,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1977年Andress Gruentzig首次使用PCI术,我国于90年代在北京、上海等医院开始应用,随后在全国多家医院发展,PCI治疗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局部凹陷的原因,减少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对乳房外形的不利影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根据保乳术后是否出现乳房局部凹陷现象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来该院进行保乳手术治疗的12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发生乳房凹陷现象患者43例入观察组,未发生乳房凹陷现象患者77例入对照组。120例患者均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腋窝及乳房创面常规放引流,两组患者均保证手术切缘阴性。分析比较手术切口、切除范围、创腔处理及术后放化疗与患者保乳手术后乳房局部凹陷的关系。结果将肿瘤切除和腋窝清扫分别做切口的患者乳房局部凹陷率明显低于做一切口的患者乳房局部凹陷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大范围的乳腺切除与乳房局部凹陷具有一定关系。结论保乳术治疗过程中手术切口、切除范围与乳房局部凹陷具有相关性,临床应加强其影响因素监测评估,以便于及时有效采取干预措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乳房畸形率。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手术的技术改进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状腺手术的技术改进及其临床意义高学忠司建炜我科1991~1996年共进行各类甲状腺切除手术1097例,其间,对传统甲状腺术式进行了部分技术改进,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改进术式的技术要点及应用体会结合笔者亲历的314例手术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7.
血管神经离断术治疗顽固性乳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管神经离断术对顽固性乳腺囊性增生症的临床治疗作用及血管分布的影响。 方法 :对 10 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进行研究。治疗组采用血管神经离断术 ,对照组使用药物治疗。采用物理检查和CDI动态观察疗效。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 5 0人 ,术后 1月、3月、6月、12月检查 ,治疗组在疼痛、肿块及血管分布方面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 5 ) ,CR 96 % ,PR 98%。 结论 :血管神经离断术对乳腺囊性增生症疼痛和肿块的消退及新生血管的生成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干预作用。采用微创性手术则起到了既治疗疾病又兼顾美容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9.
乳腺增生症是一类发病率很高,治疗周期较长的病变。因存在癌变的可能,在治疗中或间歇期都需要长期监测,并做出疗效评价。目前,对其疗效的评估,临床尚缺乏客观的手段。我院从2002年起应用近红外电脑透光乳腺诊断系统(computer diaphanography imaging,CDI)动态观察治疗后病变发展的情况,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 HIV 感染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踝肱指数(ABI)及颈动脉内膜厚度(IMT)的变化.方法选择 HIV 感染合并 AIS 患者(AIS+HIV 组)29例及单纯 AIS 患者(AIS 组)30例,检测踝肱指数及颈动脉内膜厚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IS+HIV 组 ABI 较 AIS 组低(0.88±0.06、0.92±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IMT 较 AIS 组高(0.98±0.08 mm、0.94±0.10m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 HIV 感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ABI 下降而 IMT 增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