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正>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儿肘关节损伤中较常见的一类骨折。由于儿童的自律性差,术后康复训练很难及时进行,大多数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肘关节屈伸活动受限[1]。不仅影响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会因患肢使用减少而影响患肢的正常发育。2009-01~2011-10笔者所在科对54例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ICU护士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指征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国内4个省29所医院的389名重症监护室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指征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6名ICU护士进行访谈。结果 ICU护士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指征知信行总分为(89.26±9.87)分,知信行水平较高但不均衡,其中ICU护士对撤机指征知识得分最低,态度标准分最高。访谈结果显示,规范专科培训、拓宽知识获取渠道、引进撤机评估工具、制订程序化撤机流程和创造良好的撤机氛围是提升撤机指征知信行水平的关键。结论 我国ICU护士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指征的知信行水平尚存在提升空间,护理管理者应积极培养护理亚专科人才,完善撤机流程,增加ICU护士的撤机参与度,以期改善ICU护士对撤机指征的知信行现状。  相似文献   
3.
<正>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我院2009年3月收治了1例脑血栓后遗症、低蛋白血症、肺部感染致大面积压疮的患者,通过30余d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胎龄<32周早产儿输血情况及危险因素, 为临床降低早产儿输血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30例胎龄<32周早产儿的临床资料, 根据是否输血分为输血组(61例)和未输血组(69例)。输血组男30例、女31例, 胎龄(29.79±1.66)周;未输血组男36例、女33例, 胎龄(31.13±1.02)周。对比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孕母资料、诊治情况等差异, 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胎龄<32周早产儿输血的危险因素。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结果在130例胎龄<32周早产儿中, 输血治疗者61例, 输血率为46.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输血组患儿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时血红蛋白(Hb)值、红细胞压积(HCT)、小于胎龄儿比例均低于未输血组[(29.79±1.66)周比(31.13±1.02)周、(1 334.05±304.29)g比(1 631.45±245.64)g、(166.00±24.77)g/L比(1...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结合基于体素的形态学(voxel-based morphology,VBM)及静息态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的分析方法探索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大脑神经结构的微观变化及神经活动协同性的改变.方法 研究共纳入26例T2DM患者及24名健康自愿者对照,采集所有被试大脑结构像及静息态功能数据.计算全脑体素的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GMV)及ReHo值并进行组间统计分析,提取存在显著差异脑区的GMV/ReHo值与临床数据做相关分析.结果 VBM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2DM患者双侧纹状体、双侧丘脑、左侧岛叶及左侧小脑的部分区域灰质体积明显降低(P <0.05,FDR校正).ReHo减低的脑区(P<0.05,FDR校正)主要位于双侧舌回/距状裂周围皮层、楔叶、左侧枕上回/枕中回.ReHo升高的脑区主要位于颞叶、双侧纹状体、两侧丘脑、右侧额中回.患者双侧丘脑、右侧纹状体灰质体积与糖化血红蛋白值呈负相关.结论 T2DM患者纹状体、丘脑等灰质核团存在广泛的结构萎缩,并且这种结构的缺损与长期的血糖控制密切相关.局部脑区神经功能紊乱可能是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基础,纹状体、丘脑等灰质核团体积萎缩而功能活动一致性增强可能是糖尿病脑病中枢系统损伤的早期代偿性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 设计麻醉恢复室多功能床头警示牌,评价其在入室交接中的效果。方法 基于循证和专家函询设计麻醉恢复室多功能床头警示牌,并将该警示牌应用于临床,比较警示牌应用前(1 565例患者)后(1 762例患者)入室交接效果、相关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使用麻醉恢复室多功能床头警示牌后,观察组护士的入室交接效果评价总分、信息质量维度得分、效率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测血气项目的相关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麻醉恢复室多功能床头警示牌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患者入室交接效果,减少警示牌相关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