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7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磁共振成像(Magnc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是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出现的一项重要的新兴诊断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氟他胺在大鼠小肠各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为其剂型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在体试验法,分别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酚红和氟他胺的浓度.结果:在体全小肠段吸收实验中,药液在体循环6h后,43.58%的药物被肠道吸收;氟他胺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百分率分别为(10.66±2.98)%·cm-1·h-1、(10.12±3.05)%·cm-1·h-1、(10.47±3.1)%·cm-1·h-1、(10.11±3.02)%·cm-1·h-1,四个肠段的肠壁通透系数分别为:(0.587±0.208) cm2·h-1、(0.571±0.193) cm2·h-1、(0.593±0.197) cm2·h-1、(0.539±0.192) cm2·h-1;药物浓度为15.48~68.48 μg· mL-1时,小肠的吸收速率在(0.092±0.010) h-1~(0.090±0.012)h-1之间基本相似;供试药液中聚山梨酯-80的含量分别为1%、2%、5%时,肠的吸收速率分别为:(0.097±0.017)h-1、(0.078±0.012)h-1、(0.073±0.009) h-1.结论:氟他胺在大鼠肠道各部分均有吸收,且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实验范围内,药物浓度和聚山梨酯-80含量对药物的吸收速率无影响;大鼠各肠段的吸收速度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氟他胺在整个肠段均有较好的吸收.  相似文献   
3.
脊髓血管畸形的血管造影和栓塞治疗(附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6例脊髓血管畸形的血管造影与治疗进行分析。材料与方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对每一对肋间动脉和腰动脉进行造影,颈髓动静脉畸形者行左、右椎动脉及肋颈干、甲状颈干动脉造影。5例采用手术切除法,21例采用栓塞法。结果:选择性插管血管造影的病变显示率达到100%,栓塞的21例中,14例获得满意效果,4例临床症状略有改善,3例无变化。结论:血管造影是诊断脊髓血管畸形的可靠依据。栓塞治疗是一种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的方法,而且可反复多次插管栓塞,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药剂学药物制剂稳定性实验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药物制剂稳定性实验作为药剂学重要实验之一,对于学生理解稳定性相关知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被大多数药学院校作为该实验模型药物的维生素C和青霉素G钾盐在实验中存在一定的缺陷。笔者根据相关文献和实验,证明采用替莫唑胺作为模型药物用于学生药物制剂稳定性实验,时间短、安全性好、可操作性强,适合学生教学实验。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20岁。无明显诱因胸痛,胸闷,咳嗽,咳白色粘痰伴自汗无发热,三天后逐渐出现双下肢及胸部皮肤感觉麻木,下肢跛行,大小便障碍。胸部平片:右肺门外侧及右下肺外带分别见大小为25cm×30cm和12cm×13cm结节状影,边缘光整,密度均匀。...  相似文献   
6.
药物与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药物与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的国内研究进展.方法:以国内相关文献为基础进行分析和归纳,对不同种类的药物与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作用机制、结合类型和结合位数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分别综述.结果:许多药物与白蛋白有较强的结合作用.结论:阐明药物与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有助于了解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分布、作用机制等,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MRI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 (spontaneousspinalepiduralhematomas,SSEH)临床很少见 ,于 1896年Jackson首次描述 ,至今全世界仅有 2 0 0余例报道[1],X线和CT检查难于发现本病 ,自MRI问世以来 ,SSEH才得到正确认识。本研究分析总结了1995 0 2~ 2 0 0 3 0 3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SSEH 4例的MRI和临床表现。1 材料和方法4例病例 ,男 3例 ,女 1例 ,年龄 2 5~ 48岁。均无特殊病史 ,无任何明显诱因 ,出现突发性颈背部疼痛 ,随后发生疼痛部位以下不同程度的运动和感觉障碍。 2例发生下肢瘫痪 ,4例患者均在发病后 11h~ 5d行MRI检查 ,机器为G…  相似文献   
8.
胰腺囊腺癌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仅占胰腺原发恶性肿瘤的1%。临床诊断困难。本文报道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病例,B超和CT扫描检查均可发现胰腺体尾部呈多房、有分隔、且在不规则的囊壁上有乳头状突起凸入囊腔的病变表现。另外还讨论了本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药物有效期预测及稳定性影响因素实验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替莫唑胺作为药物稳定性学生实验的可行性,建立预测其水溶液室温有效期的实验方法,并考察pH对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用HPLC法测定替莫唑胺水溶液有效成分含量;用一级反应速率方程及阿雷尼乌斯公式进行计算预测。结果本品水溶液在高温条件下不稳定;同时受pH影响较大,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室温有效期约为21d。结论本次实验药物选择合适,实验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合学生操作,可用于药剂学药物稳定性的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0.
脑内原发性淋巴瘤CT及MRI诊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CT和MR/对脑内原发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内淋巴瘤的CT和MR/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发10例、多发2例,CT表现多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肿块。MR/表现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多为稍高信号,CT和MR/增强扫描多为均匀强化。结论:脑内原发淋巴瘤少见,影像学表现与颅内其它肿瘤互相重叠,CT和MR/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应用有助于脑内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