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5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毒虫抗癌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毒虫抗癌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为5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Ⅲ~Ⅳ度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33.3%、6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6.7%、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提高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毒虫抗癌汤加减配合化疗可明显抑制肺癌进展。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骨髓瘤误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病例]女,48岁.因面部发红、全身乏力15个月入院.患者15个月前面部于阳光照射6小时后变红、发痒,且皮肤变红部位固定,受损皮肤高于周边皮肤,在避免日照后3至4天皮损水肿、增高可自动消失.既往健康.查体:体温36℃,脉搏70/min,血压140/90 mmHg.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毒虫抗癌汤与DC方案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60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中药毒虫抗癌汤加化疗,对照组进行单纯化疗。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前,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血清IL-2、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IL-2、IFN-γ水平均明显提高,而TNF-α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血清IL-2、IFN-γ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TNF-α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毒虫抗癌汤与DC方案联合治疗NSCLC的机制可能与改变机体的细胞因子含量,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病例】女,65岁。以恶性淋巴瘤化疗后4个月,鼻塞、耳鸣、呼吸困难1个月入院。患者于14个月前在某医院行颈部淋巴结切除术,并行6个周期化疗(具体不详)。于4个半月前及3个半月前在我院行全身化疗,化疗期间无不良反应。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鼻塞、耳鸣、呼吸困难症状来我院就诊。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并鼻腔转移、双上颌窦炎。入院后因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术,并相继行咽部放疗,每次2 Gy,共18次。后行全身化疗。在此期间无不良反应。于全身化疗结束的次日突然出现发热、多汗、畏寒、寒战、全身肌肉酸痛。查体:体温38·4℃,脉搏84/min,呼吸19/m…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