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与疗程、反搏起始时间、年龄等方面的关系.方法对241例脑血栓形成体外反搏与治疗者的疗效,应用秩和检验数量统计分析.结果脑血栓体外反搏疗效与疗程、发病至体外反搏时间、年龄存在一定关系,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血栓形成发病二周内,在脑水肿消退后进行2~3个疗程的体外反搏,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可获得最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马胤  艾丽娟 《云南医药》2011,(3):354-356
楔状缺损是发生在牙颈部硬组织的缺损,中老年人多发,是一种常见的牙体硬组织疾病,以上下前磨牙较多见。关于其病因及机制,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横刷牙时机械磨损、酸性物质侵蚀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牙颈部解剖机构的相对薄弱是其形成的有利条件。张清等[1]的研究结果提示楔状缺损的发生与牙齿所受的过大侧向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由于精神病患者受到精神症状的影响、自知力缺乏,攻击行为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出近1倍[1],是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常发生的危险行为之一,给医务工作人员及住院患者生命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本文通过对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特征、相关因素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内容进行回顾,提出了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降低由攻击造成的严重后果。通过分析,提出一些值得借鉴和参考的自我调节措施,同时也呼吁社会给我们更多的帮助和支持。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口腔治疗防治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困难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口腔基础治疗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的防治效果.方法对108例根治性放疗后出现张口困难的鼻咽癌患者按放疗前是否进行过口腔基础治疗分为A、B两组,以门齿距为观察张口困难的指标,对两组的门齿距进行测量;在进行功能锻炼及口腔基础治疗1个月后、半年后再进行门齿距的测量.结果A组患者未进行功能锻炼前85%为Ⅰ级张口困难,15%为Ⅱ级,程度较轻;B组患者52.9%为Ⅰ级张口困难,39.7%为Ⅱ级,7.4%为Ⅲ级;经过功能锻炼和口腔基础治疗1个月、半年后B组门齿距比A组增幅大.结论积极的口腔治疗和一些功能锻炼对于防止和减轻张口困难的发生是积极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根管再治疗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根管治疗术是目前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是口腔内科临床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完善的根管治疗是减轻患者病痛及保存患牙的重要保证,但据研究发现,约35%~93%的患牙在根管治疗后出现根管治疗后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云南省正常牙合青年唇颏软组织位置及相关关系 ,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通过对昆明市 80名侧貌美观的正常牙合青年 ,拍摄X线头颅定位片进行分析 ,采用修正FH平面 (CFH) ,通过S点作垂直于CFH的一条线为垂直参考面 (VRL)进行测量。结果 结果发现鼻唇角、唇颏角男女无差异 ,下切牙切缘到VRL的距离男女也无差异。鼻下点、上唇突点、下唇突点线距测量男女性别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颏唇沟、软组织颏前点及上中切牙切缘线距测量男女性别差异显著 (P <0 .0 5 )。无论男女性别 ,Sn、UL、LL、Si、Pos、UI、LI间线距测量不相关的概率几乎为 0 ,有明显的线性关系 ,而男性鼻唇角除与UL、LL、Pos存在负相关关系 (P <0 .0 5水平 )外 ,与其他指标无相关关系 ,唇颏角与其他指标间无相关关系。结论 建立了云南省正常牙合唇颏软组织CFH法测量的标准值。云南省正常牙合人上下唇及颏部测量值与国内其他地区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表现出南方人较凸的面型。  相似文献   
7.
艾丽娟  马胤 《北方药学》2011,8(10):66-67
分析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出现的新生龋齿的主要原因并探讨确实可行的治疗方法。方法:将近年来我科接诊的33例鼻咽癌患者出现新生龋齿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放射性龋齿的发生率极高。结论:牙齿受照射剂量是放射性龋齿发生的主要原因,每天刷牙次数-是次要原因。主要治疗以充填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8.
马胤 《西南军医》2009,11(1):123-123
目的通过观察74例82颗隐裂牙保髓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隐裂牙的防治方法。方法对裂纹线较浅、未出现牙髓症状的患牙采取调牙合、磨除隐裂线、备锁槽、氢氧化钙垫底、可乐丽树脂充填给以保髓治疗。保髓失败的患牙常规根管治疗后行全冠修复。随访1-3年。结果57颗牙保髓成功,成功率为69.5%;25颗保髓失败后常规根管治疗行全冠修复。结论对裂纹线较浅、未出现牙髓症状的患牙给以保髓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马胤  艾丽娟 《西南军医》2009,11(2):276-276
目的探讨正畸病人拔除第三磨牙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58例进行第三磨牙拔除的正畸患者在进行阻力分析后切口选择:远中偏颊侧8例;远中偏颊侧加第二磨牙远中颊侧切口,让开龈乳头,形成角辩,50例,充分暴露手术野后采用劈冠+挺拔法拔除12例;凿骨+劈冠+挺拔法拔除31例;凿骨+涡沦机+劈冠+挺拔法拔除14例。结果有1例因患者不能继续耐受手术而中止,其他57例均顺利拔除。结论拔除第三磨牙对于矫正和防止牙列拥挤复发是必要的,而手术操作需谨慎。  相似文献   
10.
楔状缺损充填物脱落后再充填调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临床上多采用光固化树脂充填楔状缺损,我们对49例131颗充填物脱落的患牙再进行光固化树脂充填,同时进行调,疗效满意。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科诊治的49例131颗充填体脱落后的患牙再次给予光固化树脂充填,同时进行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