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9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研究p33ING1b在非小细胞肺癌(non_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p21WAF1蛋白表达的关系;探讨p33ING1b在NSCLC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S_P法检测p33ING1b在61例NSCLC和13例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以及p21WAF1在61例NSCL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33ING1b在NSCLC组织中阳性率低于正常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33ING1b低表达与肺癌的分化、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33ING1b与p21WAF1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p33ING1b在NSCLC中低表达,它的低表达对判断NSCLC恶性程度、浸润甚至转移有重要价值;p33ING1b的低表达使p21WAF1下调在NSCLC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21WAF1与p53蛋白表达在NSCLC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及其与NSCL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21WAF1与p53蛋白在62例NSCLC和19例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21WAF1在NSCLC组织中阳性率(57.38%)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78.95%),P=0.01;p21WAF1表达与肺癌的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53在NSCLC组织中阳性率(59.68%)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21.06%),P=0.003。p53表达与肺癌的分化、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21WAF1与p53在21例正常肺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而在NSCLC中表达无相关。结论:p21WAF1和p53在NSCLC发生发展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正常肺组织p21WAF1蛋白表达大部分依赖p53蛋白,而NSCLC在相当程度上不依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上腺腺瘤样瘤(adenomatoid tumor,A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2例肾上腺A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女性,26岁,例2男性,32岁,均为体检时偶然发现肾上腺占位,无临床症状。例1,CT示右肾上腺内外侧肢交界处有一直径约1.3 cm的低密度结节,境界清楚,轻度强化。镜下见瘤组织由大量不规则的腺样、微囊或囊状结构组成,部分管腔内含黏液;瘤细胞多为单层扁平或柱状细胞,极少区域为印戒样细胞,核无异型性,未见核分裂象。例2,CT示左侧肾上腺见一最大径为4.8 cm的椭圆形肿块,边界清楚,瘤体灶区轻~中度强化。镜下见瘤组织呈大小不等、相互吻合的腺样、微囊及灶性实性结构排列,并浸润至周围正常肾上腺组织和外周脂肪组织;瘤细胞多为扁平或印戒样细胞,核无明显异型性,未见核分裂;间质见淋巴细胞浸润伴淋巴滤泡形成。免疫表型:2例瘤组织中CK、MC、D2-40、WT-1、Calretinin及vimentin均(+),Syn、CgA、NSE、CD34、CD31及p53均(-),Ki-67增殖指数≤1%。术后2例分别随访2个月及4年9个月,均无复发转移。结论肾上腺AT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间皮源性肿瘤,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无特征性改变,结合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非小细胞肺癌中PTTG的表达及其与PTEN和Ki67蛋白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才奎  朱润庆  曾艳  马华玲  夏东 《临床外科杂志》2005,13(11):720-722,T0001
且的探讨PTTG的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PTEN和Ki67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TTG、PTEN和Ki67三种蛋白在60例NSCLC和19例正常支气管黏膜上皮组织中的表达。结果NSCLC组织中PTTG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73.33%(44/60),显著高于正常支气管黏膜上皮组织中的表达(P=0.000);PTTG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无关;NSCLC组织中PTTG表达与PTEN表达无相关关系,而与Ki67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NSCLC中PTTG高表达,PTEN低表达,PTTG和Ki67在NSCLC的发生和发展中有协同作用,三者可作为反映NSCLC生物学行为的指标。PTTG将有望成为新的肿瘤分子标记与基因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Caveolin-1在人肺鳞癌中的表达, 探讨Caveolin-1的表达与人肺鳞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肺鳞癌组织中Caveolin-1、PCNA的表达, 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Caveolin-1在人肺鳞癌中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P < 0.001);Caveolin-1的表达与肺鳞癌的TNM分期(P=0.018) 及淋巴结状态(P=0.006) 有关。在人肺鳞癌组织中Caveolin-1与PCNA表达呈正相关(r=0.360, P=0.018)。生存分析显示肺鳞癌中Caveolin-1阳性组的生存时间显著低于阴性组(P=0.007), 在24例淋巴结未转移组中Caveolin-1阳性组的生存时间显著低于阴性组(P=0.002)。多因素Cox分析显示Caveolin-1阳性表达、高临床分期、支气管残端有癌残留的肺鳞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较短。   结论   Caveolin-1的表达与肺鳞癌的恶性演进呈正相关; 其可促进肺癌细胞的增殖。Caveolin-1可作为评估肺鳞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P15及TGFβ1在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粘液表皮样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粘液表皮样癌及1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P15及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粘液表皮样癌中P15的阳性表达率为72.69%(35/48),显著低于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P<0.05)。P15在高、中、低分化粘液表皮样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9%(20/22)、73.7%(14/19)、16.7%(1/6),与组织分化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26)。P15在粘液表皮样癌中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相关性(P<0.05),TGFβ1在粘液表皮样癌及正常涎腺组织中的阳性高表达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P15和TGFβ1在粘液表皮样癌的表达呈显著性相关性(P<0.05)。结论:P15的表达与粘液表皮样癌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检测该指标有助于判断粘液表皮样癌的病理分级和预测淋巴结转移。TGFβ1的高表达可能与粘液表皮样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7.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分子细胞生物学分析仪器。它在荧光成像基础上加装激光扫描装置,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利用紫外光激发荧光探针,从而得到细胞或组织内部微细结构的荧光图像。目前在形态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神经科学、药理学、遗传学都有广泛地应用,在肿瘤研究中更是成为新一代强有力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p33ING1与p5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63例NSCLC和17例正常肺组织中p33ING1和p53的表达。结果p33ING1在NSCLC组织中阳性率(58.7%)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100%)(P<0.01);p33ING1表达与肺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53在NSCLC组织中阳性率(54.0%)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5.9%)(P<0.01);p53表达与肺癌的分化、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33ING1与p53在63例在NSCLC中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p53突变和p33ING1下调与对肺癌发生、发展可能起重要作用,p33ING1、p53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33ING1的存在可能还有其它不依赖p53蛋白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树突状细胞(DC)及调节性T细胞(Treg)的关系。方法选取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行手术治疗的55例肺腺癌患者术后组织标本,以及其中16例患者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VEGF、CD1a(不成熟DC表达阳性)和CD4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16例肺腺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CD1a DC表达[(5.59±3.71)%]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39±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CD4T细胞阳性比例[(6.62±4.27)%]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43±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5例肺腺癌患者癌组织中,VEGF阳性45例,阳性率为81.8%。VEGF阴性和阳性患者中CD1a+DC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阴性和阳性患者中CD+4细胞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a+DC与CD4+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306,P=0.01)。CD1a和CD4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结论肺腺癌组织中VEGF、不成熟DC和Treg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不成熟DC和Treg数量与VEGF表达无关,而不成熟DC数量与Treg数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间质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2例食管间质瘤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和外科治疗进行分析,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12例患者9例行经胸食管粘膜外摘除术,3例行食管部分切除术+胃代食管术,术后均诊断为食管间质瘤,术后随访18~108月,均无复发及死亡。结论:手术切除肿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食管间质瘤的确诊需要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因其生物学行为变化较大,术后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