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检测多药耐药基因在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4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13例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及10例乳腺良性疾病组织与外周血中mdr1的表达情况。结果:4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mdr1阳性表达率为67.5%(27/40),与对照组组织(无阳性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80,P=0.001;乳腺癌患者外周血mdr1阳性表达率为22.5%(9/40),高于对照组(无阳性表达),χ2=4.486,P=0.034;化疗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mdr1的表达率为53.8%(7/13),高于化疗前外周血mdr1的表达,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5,P=0.001。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先天性和获得性耐药性,检测肿瘤组织和外周血mdr1表达对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约130万人诊断为乳腺癌,40万人死于该病[1-2].在乳腺癌组织中,Kiss-1基因是近几年新发现的一个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3-4].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Kiss-1的表达,探讨其对预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紫杉醇联合FOLFOX4方案(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和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cTNM分期为Ⅲ或Ⅳ期(M0) 的胃癌患者78例,按入组顺序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到试验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试验组给予紫杉醇联合FOLFOX4方案的新辅助化疗,每2周为1周期,3周期后采用RECIST标准评价临床疗效,2~4周后手术,术后给予原方案化疗3周期.若术前评效为疾病进展(PD)者,术后改为ECF方案(表阿霉素、顺铂和氟尿嘧啶)化疗.对照组确诊后2周内手术.术后给予6周期紫杉醇联合FOLFOX4方案的辅助化疗.结果 试验组紫杉醇联合FOLFOX4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有效率为66.7%,R0切除率(82.1%)明显高于对照组(59.0%)(P=0.025),淋巴结转移数目[(3.23±2.80)枚]明显少于对照组[(5.79±2.69)枚](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1%和2.6%)及淋巴结清扫数目[(19.69±2.95)枚和(20.59±3.22)枚]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7.10±2.32)个月和(18.20±1.30)个月(P=0.006).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R0切除、淋巴结转移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化疗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及末梢神经毒性,患者均可耐受,两组化疗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FOLFOX4方案新辅助化疗有效率高,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好,可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的R0切除率、降低淋巴结转移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张同俊  马世庆  张永庆  王峰  穆国存 《肿瘤》2005,25(6):635-635,I0004
化学治疗是恶性肿瘤患者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手段,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是影响其作用的主要因素,多药耐药基因(mdr1)和肿瘤耐药密切相关[1,2].而肿瘤患者外周血中mdr1与癌组织中mdr1表达的相关性的研究甚少.本实验应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106例恶性肿瘤病人外周血与肿瘤组织中mdr1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连续间置空肠折叠代胃术在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连续间置空肠折叠代胃术在全胃切除术申的应用。方法 选择42例采用连续间置空肠折叠代胃术式,与22例Roux-en-Y术式在近远期营养状况、术后并发症及Visiek指数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近期(6个月)疗效方面,连续间置空肠折叠代胃术组在进食次数、每日进食量、体重增加方面优于Roux-en-Y术式组(P〈0.05)。该术式代胃的容量明显增大,排空时间延长,与Roux-en-Y术或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在远期(1年)疗效方面,连续间置空肠折叠代胃术组与Roars-en-Y术组在进食次数、每日进食量、体重增加方面差异仍十分显著(P〈0.05,P〈0.01),连续间置空肠折叠代胃术组消化道症状发生率低,其中返流性食营炎、恶性呕吐、食欲下降、滞留综合征(RSS)的发生率与Roux-en-Y术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连续间置空肠折叠代胃术其Visick指数为Ⅰ~Ⅱ级者占95.2%,而Roux-en-Y术组,50%的痛人Visiek播毅为Ⅲ~Ⅳ级,术后体重明显下降(P〈0.05)。结论 连续间置空肠折叠代胃术后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和超过术前的身体状况。有效地防止胆汁、胰液、食物返流,避免了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该术式是全胃切除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阴型乳癌(TNBC)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市人民医院肿瘤外科2000—2008年有完整随访资料97例乳癌病人临床资料,其中经病理学检查证实TNBC者23例。结果 TNBC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均有关(χ2=4.169~4.998,P〈0.05),与病人年龄、月经状况无关。随访的23例TNBC病人中,14例发生复发转移;74例非TNBC病人中,19例发生复发转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682,P〈0.05);TNBC病人中位生存期为38个月,非TNBC病人中位生存期为63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72,P〈0.05)。结论 TNBC有特定的临床特征,其预后明显差于非TNBC。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剂量氟尿嘧啶(5-FU)联合奥沙利铂(OXA)与亚叶酸钙(CF)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改良FOLFOX方案,CF 200mg/m2,静脉滴注2 h,5-FU 500mg于CF滴完后静脉推注,继5-FU 4000 mg持续静脉摘注46 h;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4 h.每3周重复.结果全组21例中,CR 2例,PR 8例,有效率(CR PR)47.6%,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外周神经毒性反应.结论大剂量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与亚酸钙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高,不良反应轻,可作为晚期胃癌的一线化疗方案应用.  相似文献   
8.
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约130万人诊断为乳腺癌,40万人死于该病[1-2].在乳腺癌组织中,Kiss-1基因是近几年新发现的一个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3-4].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Kiss-1的表达,探讨其对预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粘蛋白1(mucinl,MUC1)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其与临床、病理学因子的关系及MUC1与HER2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1例乳腺癌组织,37例良性乳腺肿瘤和26例癌旁正常组织中MUC1和HER2的表达情况。结果:MUC1和H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3.78%、46.85%,与良性肿瘤及癌旁正常组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乳腺癌组织中,MUC1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有关,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无关。HER2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TNM分期有关,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无关。MUC1与HER2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197,P=0.038。结论:MUC1与HER2基因的联合监测对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淋巴转移,预后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胃癌病人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在胃癌病人外周血中的表达,并观察与肿瘤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胃癌病人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MDR1表达水平。结果 病理证实的初治胃癌病人31例,外周血中MDR1阳性率38.7%,肿瘤组织中MDR1阳性率77.4%.肿瘤组织中MDR1阳性者中50%外周血MDR1阳性,而肿瘤组织中MDR1阴性者中外周血MDR1无阳性表达,二者有相关性(P〈0.05)。结论 外周血中MDR1表达与肿瘤组织中MDR1表达具有一致性,前者可作为后者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