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消化间期胃肠运动的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月收治的57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实验组,选取同期25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用胃十二指肠测压技术对两组人员进行消化间期胃肠移行性复合运动(MMC)检测,测定时间240-360min。结果实验组患者MMC正常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MMCⅢ期缺失者高于对照组(P<0.01),MMCⅡ期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MMCⅢ期胃窦部收缩频率和波幅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消化间期胃肠运动障碍可主要表现为MMC Ⅲ期缺失、Ⅱ期持续时间延长以及胃窦部收缩力减弱,胃十二指肠测压可作为糖尿病患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诊断及治疗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经改良后的胃管置人法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肠引流情况的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1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胃管,实验组患者使用经改良的胃管,且较普通胃管插入位置靠下,观察两组患者的胃管引流情况和患者的引流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引流通畅率为86.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引流通畅率7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9,P<0.05).结论 改良胃管置入法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有很好的胃肠引流效果,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 1 病例 患者男性,11岁,因腹痛、腹泻8h伴呕吐数次于2002年4月1日入院。8h前进食海鲜后出现上腹、脐周绞痛,并解水样大便7~8次,无粘液及脓血,无里急后重,口干,尿少。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9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2/8kPa。神志清楚,脱水外貌,心肺无异常。腹平软,上腹、脐周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活跃。血尿常规正常。大便有不消化脂肪球,隐血试验阴性。入院初步诊断为急性胃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胰高血糖素(CLU)、内皮素(ET)水平和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肝硬化患者,并选30例健康体检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浆胰高血糖素、ET水平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出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和内镜下"红色征"的关系。结果肝硬化出血组血浆胰高血糖素、ET和HVPG分别为(157.53±10.19)、(89.63±11.40)ng/L、(14.4±2.3),均显著高于肝硬化非出血组(P〈0.05);Child-Pugh C级血浆胰高血糖素、ET水平分别为(162.31±9.25)、(96.39±12.03)ng/L,显著高于A级和B级(P〈0.05);肝硬化有"红色征"患者的血浆胰高血糖素、ET水平分别为(155.33±13.26)、(93.43±12.94)ng/L,均显著高于无"红色征"组(P〈0.05)。结论血浆胰高血糖素、ET水平可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