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影响.方法:选择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 CHF患者 62例,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 80 mg, 1次 /d,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半年后的心功能、 ECG等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心功能改善,运动功率增加.结论:缬沙坦可改善 CHF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加用氯吡格雷,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变化。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高(P<0.05)。结论氯吡格雷能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白细胞分化抗原137(CD137)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B组)、非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C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D组)4组患者,所有患者入院时静脉抽血,检测 CD137和 C 反应蛋白(CRP)等其他标记物的水平。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CD137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其中心肌梗死组CD137增高程度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 P <0.05)。 CD137与冠状动脉 G nsini积分呈正相关性( r=0.429,P <0.05);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间也有密切关系。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CD137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CD137增高与 CRP有相关性,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可代替 CRP。 CD137与冠状动脉缺血性疾病严重性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老年冠心病(CHD)合并肾功能不全(RI)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61例老年CHD+RI患者为研究组,同期本院的61例老年肾功能正常的CHD患者为冠心病对照组,两组均接受PCI治疗。对比两组PCI术中指标及治疗前后、肾功能。结果:术前:与冠心病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单支病变、AHA/ACC A型病变比例显著降低,多支病变、AHA/ACC B型、C型病变比例显著升高,P均=0.001;手术时间[(84.37±9.87)min比(112.03±10.28)min]、置入支架数量[(1.38±0.26)个比(2.16±0.31)个]和造影剂用量[(139.62±20.05)ml比(185.47±20.18)ml]均显著升高,P均=0.001;与术前比较,术后研究组LVEF [(54.05±5.85)%比(56.17±5.91)%]显著升高,但仍显著低于冠心病对照组[(56.17±5.91)%比(58.43±6.12)%],P均<0.05;研究组LVESd [(33.61±4.78)mm比(31.59±4.59)mm]显著缩小,但仍显著大于冠心病对照组[(31.59±4.59)mm比(29.64±4.28)mm],LVEDd [(52.16±1.97)mm比(50.24±1.98)mm]显著缩小,但仍显著大于冠心病对照组[(50.24±1.98)mm比(49.23±2.09)mm]P<0.05或<0.01。无论术前术后,与冠心病对照组比较,研究组Scr、BUN、CysC水平均显著升高,GFR均显著降低,P均=0.001;CIN发生率(0比9.84%)、3个月内总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6.56%比22.95%)均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PCI治疗对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能够显著改善心功能,但其预后仍逊于老年冠心病肾功能正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脏瓣膜病导致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心脏瓣膜病导致心力衰竭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依那普利5~10 mg或缬沙坦40~80 mg口服qd进行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25 mg/次,每日2次起始口服,依据病情逐渐加量最多至200 mg/次,每日2次进行抗心力衰竭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半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利尿剂使用量、随访期间再入院次数及住院累计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LVEF为(43.6±4.3)%,高于对照组的(42.1±4.2)%,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水平为1 208.5±462.5 ng/L,低于对照组的1 829.6±890.6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氢氯噻嗪及呋塞米日平均使用量分别为12.9±7.9 mg和15.8±11.2 mg,低于对照组的21.2±13.1 mg和37.1±17.8 m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累计住院次数为1.2±0.5次,少于对照组的1.7±1.4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累计住院时间为7.1±3.8 d,少于对照组的10.5±6.8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均未发生肾功能不全、高钾血症、症状性低血压、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有效提高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减少利尿剂用量,降低再入院率,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依那普利联合应用对心房颤动复律后预防复发及其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单用胺磺酮,观察组在胺磺酮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在药物或电复律后随访12个月,定期观察心房颤动复发情况及心动超声变化。结果:观察组在用6个月后心房颤动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左房结构及左室射血分数亦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胺碘酮与依那普利联用有助于预防心房颤动复发,并改善左心房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患者QT离散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QT离散度(QTd)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评价心脏复极同步程度的指标,其定义为标准12导联心电图,最理想的是指12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中测量的最大QT间期与最小QT间期之差[1]。临床研究显示,QTd在冠心病、心脏病、左室肥厚等疾病临床观察与治疗及预后判定方面均有重要意义[2]。本资料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心电图QTd的测量分析,探讨QTd与高血压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分组 (1)正常对照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24~60岁,平均52岁;经临床检查均无心血管系统疾病,同时排除电解质紊乱及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相似文献   
8.
9.
观察波依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高血压62例(男32例,女30例),采用随机双盲分为两组,波依定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61±7岁,用波依定5mg/d,po,qd,晨服,共8周,另设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62±6岁),用硝苯地平10mg,po,tid,共8周。结果:波依定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8%,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相应为63.3%与53.3%,经Ridit试验,p<0.05;波依定尚有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结论:波依定对心绞痛疗效优于硝苯地平,无耐药性,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血塞通片对高血压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亚  颜永进 《右江医学》2009,37(4):400-401
目的探讨血塞通片对高血压病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56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28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血塞通片口服,观察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但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更明显(P<0.01)。治疗后两组的hs-CRP水平均显著改善(P<0.01),但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更明显(P<0.05)。结论血塞通片能降低C-反应蛋白,改善高血压病的血液流变学,减轻高血压病及器官损害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