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尼莫同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功能恢复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颅脑损伤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予以常规手术、降颅压、抗感染和护胃等治疗,并予以尼莫同注射液20 mg,24 h微泵维持匀速静脉注射,连用2周;后改为尼莫同片30 mg/次,每日3次,连用6周。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连用8周。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Fugal-Mayer运动量表(F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或上升幅度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随访观察半年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45,P<0.05)。结论尼莫同联合早期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和肢体运动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伤残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3.
褥疮是因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导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临床上多发于高位截瘫、重型颅脑损伤及病情危重长期卧床者。目前,褥疮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不一。近年来,我们对30例褥疮患者进行神灯照射配合德莫林喷剂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30例Ⅲ~Ⅳ期褥疮患者(共46处)。男20例,女10例;年龄42~88岁,平均62岁。住院原因:晚期肿瘤10例(33.3%),  相似文献   
4.
导尿作为一种基本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由于男性患者尿道解剖因素、精神紧张及操作者经验缺乏等因素加大了尿管置入难度,给患者增加了痛苦。本文回顾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三病区收治的尿管置入困难的成年男性患者50例的病历资料,分析尿管置入困难的原因,并总结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能量平台在胃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20例患者采用能量平台行胃癌手术,作为能量平台组,另选择20例胃癌手术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式,作为传统组,对2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7d腹腔引流液总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总费用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癌手术中采用能量平台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肠功能恢复迅速、住院时间短、费用少等优点。在熟悉手术流程和仪器操作的洗手护士配合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微创器械。  相似文献   
6.
褥疮是因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导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临床上多发于高位截瘫、重型颅脑损伤及病情危重长期卧床者。目前,褥疮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不一。近年来,我们对30例褥疮患者进行神灯照射配合德莫林喷剂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静脉溶栓的观察与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确诊为脑梗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在给予静脉溶栓(rt-PA)时的效果,并探析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其中60例患者在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40例),无效率为30%(18例),死亡率为3.33%(2例).结论:静脉溶栓(rt-PA)治疗发生在4.5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最佳.同时,提高治疗效果、加快康复速度与护理质量有着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术中发生压疮的成因。方法:对900例老年手术患者做好压疮的预防工作,采取改进手术床垫,合适的体位垫,输血加温器等防护措施。结果:仅3例发生压疮。结论: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可有效地预防压疮。  相似文献   
9.
目的加强急诊手术中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认识及预防措施,减少职业暴露。方法成立急诊开颅手术预防职业暴露质量改进小组,对148例急诊开颅术中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应用PDCA循环[P(Plan)表示计划;D(Do)表示执行;C(Check)表示检查;A(Action)表示处理],制定改进措施并监督执行情况。结果质量改进小组成立前的62例急诊开颅术发生手术室人员职业暴露4起,质量改进后急诊开颅术86例,工作人员未发生职业暴露事件。结论通过PDCA循环,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及重视自身防护和暴露后的预防,是降低职业暴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郑珍香  颜小茜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2):3489-3490
脑出血好发于中老年人,具有起病急、病死率高,常需手术治疗,部分患者预后差[1].以往临床上常采用常规的内科治疗及护理来改善脑出血术后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疗效.近年来,开始在脑出血术后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及护理,但其疗效及高压氧使用时机存在一定的争议[2].本研究观察了脑出血术后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及护理的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温岭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48.4±8.6)岁;其中基底节区出血15例,丘脑出血8例,脑叶出血6例,皮层下出血3例;出血量(72.6±16.7)ml;出血时间(6.7±1.5)h;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5.7±8.3)分.对照组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47.7±9.1)岁;其中基底节区出血17例,丘脑出血7例,脑叶出血5例,皮层下出血3例;出血量(71.8±15.9)ml;出血时间(6.9±1.3)h;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6.1±8.6)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