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5篇
药学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国产特比萘芬软膏治疗浅部皮肤真菌的疗效。方法 :浅部皮肤真菌病 4 8例 (男性38例 ,女性 10例 ,年龄 4 6a±s 5a) ,其中手癣 3例 ,足癣 8例 ,体癣 10例 ,股癣 2 5例 ,花斑癣 2例。用特比萘芬软膏涂于患部 ,每日 2次 ,疗效 2~ 3wk。结果 :痊愈率 77% ,有效率 90 % ,真菌清除率88% ,不良反应发生率 4 %。结论 :国产特比萘芬软膏治疗浅部皮肤真菌病疗效佳 ,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复方益康唑乳膏与咪康唑乳膏治疗体股癣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复方益康唑乳膏和咪康唑乳膏治疗体、股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体、股癣病人6 3例随机分成 2组。益康唑组 31例 (男性 2 4例 ,女性 7例 ,年龄 35a±s 15a) ,用复方益康唑乳膏 ,咪康唑组 32例 (男性 2 7例 ,女性 5例 ,年龄 37a±14a) ,用咪康唑乳膏。均涂于患部 ,每日 2次 ,疗程3wk。结果 :复方益康唑乳膏和咪康唑乳膏治疗体、股癣 ,总痊愈率分别为 87%和 6 9% ,总有效率分别为 97%和 97% ,真菌清除率分别为 94 %和94 % ,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 3%。 2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复方益康唑乳膏和咪康唑乳膏治疗体、股癣有相似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用新型抗组胺药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并用阿司咪唑和特非那定各30例作为对照组,经临床观察,氯雷他定组总有效率为90%,阿司咪唑组和特非那定组分别为63%和73%(P<0.01)。氯雷他定组60min内起效占43%,阿司咪唑组和特非那定组各为5%,氯雷他定起效较为迅速,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38例经内窥镜采集的上消化道粘膜组织作真菌培养,阳性率达23.7%,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1995年10~12月期间,因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在我院消化内科作内窥镜检查的病例中,有38例除病变部位作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外,并取其附近组织作真菌培养.  相似文献   
5.
威尼克何德霉所致掌黑癣一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相似文献   
6.
伊曲康唑治疗甲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伊曲康唑治疗甲癣的疗效。方法 :选择临床症状典型 ,经真菌学检查确诊的甲癣病人 4 7例 (男性 30例 ,女性 17例 ,年龄 4 6a±s 15a) ,服用伊曲康唑 2 0 0mg ,每日 2次 ,连用 7d ,停药2 1d为一个疗程 ,2~ 3个疗程。结果 :近期疗效总痊愈率 13% ,总有效率 2 6 % ,真菌学总治愈率5 7%。远期疗效总痊愈率 92 % ,总有效率 96 % ,真菌学总治愈率 96 %。结论 :伊曲康唑短程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癣疗效佳 ,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咪康唑乳膏和咪康唑乳膏加散剂治疗足癣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足癣病人 60例随机分成 2组。咪康唑乳膏加散剂组 3 0例 [男性 2 4例 ,女性 6例 ,年龄 (4 3±s1 4)a];咪康唑乳膏组 3 0例 [男性 2 3例 ,女性 7例 ,年龄 (4 4± 1 3 )a]。分别用咪康唑乳膏或咪康唑乳膏加散剂涂于患部 ,每日 2次 ,疗程 4wk。结果 :咪康唑乳膏加散剂和咪康唑乳膏治疗足癣 ,总痊愈率分别为 73 %和 5 7% ,总有效率分别为 97%和 90 % ,真菌消除率分别为 97%和90 %。 2组的临床疗效和真菌学疗效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0和 3 %。结论 :咪康唑乳膏加散剂和咪康唑乳膏治疗足癣有相似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80年起应用冻干正常人白细胞转移因子(TF,每支1单位内含相当于4×10~9白细胞的超滤物)治疗白塞氏病(Behcet's Disease)12例。其中完全型2例、不全型10例,男性3例、女性9例,年令最幼者20岁、最长者49岁,病期量短者6月、最长者26年。治疗方法:每周1次,每次TF_2支,分别于二上臂内侧作皮下注射,共10周。12例患者分别自第1至3周起一般情况改善,表现为精神好转、食欲增加、睡眠转佳、关节和肌肉陵痛改善,个  相似文献   
9.
乳房外Paget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8岁。自1996年11月起因右侧肛周皮肤瘙痒,出现暗红色斑丘疹、斑块,表面稍湿润,触之不硬,拟诊为湿疹,给予复方康纳乐霜、息斯敏等治疗,症状稍有改善。1997年9月起患者自觉肛周皮损范围扩大、瘙痒加剧,但无大便困难等症状,于1997年12月来我科疑诊为乳房外Paget病,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月经史:1448。1996年7月起月经开始紊乱,至1997年5月绝经。体检:各系统检查无特殊发现,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皮肤科情况:肛周及会阴部可见暗红色浸润性微隆起的斑块,相互融合成不规则蝶形,界清,表面湿润,稍有糜烂面,…  相似文献   
10.
特比萘芬与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特比萘芬片剂和伊曲康唑胶囊治疗甲真菌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甲真菌病病人 76例随机分成 2组。特比萘芬组 38例 (男性14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4 6a±s 14a ,病甲 338个 ) ,用特比萘芬wk 1,2 50mg ,po ,qd ,wk 2~ 7或 12 ,2 50mg ,po ,qod ;伊曲康唑组 38例 (男性 17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4 5a± 13a ,病甲 2 52个 ) ,用伊曲康唑2 0 0mg ,po ,bid ,连用 1wk ,停药 3wk为一个疗程 ,2~ 3个疗程。结果 :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 ,近期疗效总痊愈率分别为 10 %和 10 % ,总有效率分别为 2 6 %和 34% ,真菌学总痊愈率分别为6 3%和 6 6 % ;远期疗效总痊愈率分别为 76 %和82 % ,总有效率分别为 90 %和 87% ,真菌学总痊愈率分别为 92 %和 90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和 5%。 2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国产特比萘芬治疗甲真菌病疗效好 ,安全性高 ,与伊曲康唑比较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