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药学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采用上海第三制药厂供给的红霉菌~#1-23,考察了几种原材料对红霉素发酵的影响,并以正交试验法优选了发酵培养基的配比。实验结果表明优质而新鲜的黄豆饼粉是提高发酵单位的重要保证,磷酸盐的用量以及硫酸镁对发酵有一定的影响,增加玉米浆、蚕蛹粉的量或加入吲哚丁酸可提高发酵单位。 试验在300及500ml摇瓶中进行,培养基装量为摇瓶体积的十分之一,摇床转速230转/分。首先采用正交试验表L_8(2~7)对黄豆饼粉、葡萄糖、淀粉、玉米浆、蚕蛹粉、KH_2PO_4及MgSO_4等7种原材料的配比进行优选,认为MgSO_4对红霉素发酵单位的影响最大,并通过进一步摇瓶试验证实发酵基础料中不宜配入MgSO_4但在发酵过程中适时适量地补入MgSO_4(如132小时左右补入0.1-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在抗菌素发酵中菌丝生长和单位增长是密切相关的,没有足够量的菌丝,就没有高产抗菌素的物质基础,但菌丝陡长了,又影响抗菌素的产生。据报导在红霉素发酵中培养基里适于菌丝生长的氮源存在会抑制红霉素的合成,因此,要提高红霉素发酵产量,就必须严格控制各种发酵条件,特别是控制适宜的碳氮比,尽量做到既避免培养基中有过多的适于菌丝生长的氮源存在而又能维持菌丝正常代谢并在较长时间内菌丝量保持在适中的水平上。我们认为采用连续补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行办法之一。本文报导红霉素发酵中将补料中的主要氮源—花生饼粉用A.S1398蛋白酶水解,取滤液,用连续流加代替一次性的大量补料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3.
红霉素发酵基础料液体化的探讨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很多种抗生素的发酵中,采用丰富培养基往往能提高发酵单位,然而随着培养基的加富,固形物增加而溶解氧随之下降,又限制了抗生素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寻找一个既能加富培养基成份,又能减少固形物、提高溶解氧水平的方法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我们认为培养基液体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两年来,我们在红霉素发酵基础料液体化方面作了一些试验,取得了一些初步结果。我们用蛋白酶水解各种饼粉,取滤液(下称酶解液)代替固体饼粉配入培养基进行发酵,再加之用酶解液进行中间补料,使摇瓶发酵单位大幅度提高。本文介绍有关蛋白酶酶解工艺及其他因素对红霉素发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