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1.
应用生物素标记探针的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肝石蜡切片上HBVDNA,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用美国Enzo Biochem公司生产的生物素标记HBVDNA探针,成功地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了75例慢性乙型肝病患者肝石蜡切片上HB V DNA的定位和形态。 操作步骤参照M.Rijntjes方法,并作部分修改。简述如下:肝切片常规脱蜡至80%酒精去内源酶  相似文献   
2.
乙肝病毒围产期传播途径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较早应用分子杂交技术、基因工程HBcAg及HBsAg亚型单克隆抗体研究HBC母婴围产期和水平传播特点。证明高危新生儿出生时尚未成为HBV携带状态,1月龄内HBsAg转阳率为2.5%。在国内首先论述HBeAg阳性的HBV携带者母亲之婴儿HBeAg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晚期羊水过少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应用羊水指数(An)法估测为羊水过少孕妇183例(观察组),与同期246例羊水量正常的孕妇(对照组)进行观察,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组剖宫产率为55.7%,其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水过少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明显升高,应根据综合检查结果早发现、早处理,以改变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和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996年1月~2010年11月在我院进行保守治疗的77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17例采用米非司酮50mg,2次/天,口服,连服3天,18例采用MTX 按50mg/m2剂量单次肌注.观察组42例:23例采用米非司酮口服,19例采用MTX按50mg/m2剂量单次肌注,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平均天数.结果:对照组中MTX、米非司酮药物治疗成功率及血β-hCG转阴时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药物治疗成功率及血β-hCG转阴的平均天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可发挥协同作用,治疗成功率明显提高,可作为临床保守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以感染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北京雏鸭为体内实验动物模型,观察了肝细胞刺激物质(HSS)对鸭乙型肝炎病毒的抗病毒作用。1日龄北京鸭实验感染DHBV,7天后血清DHBVDNA阳性,给予药物治疗10天,用斑点杂交方法检测用药前后血清DHBVDNA,分析药物对血清DHBVDNA是否有抑制作用,结果显示:HSS大、小两个剂量组(分别为50mg/kg/d和200mg/kg/d)均对DHBVDNA有抑制作用,大剂量组出现DHBVDNA抑制作用时间早于小剂量组,用药5天、10天及停药3天血清DHBVDNA中位抑制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两个剂量组均无停药反跳;生理盐水组用药前后DHBVDNA的A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停药后3天肝组织病理光镜及电镜均显示HSS组病变较生理盐水组轻。结论:肝细胞刺激物质有一定的保肝和抑制DHBVDNA复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对早产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的正常孕妇821例为对照组,早产孕妇189例为观察组,对阴道分泌物进行BV检测,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BV发生率分别为27.5%,明显高于对照组(8.89%),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为42.9%,与对照组(20.6%)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合并BV与早产、胎膜早破、宫腔感染、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明显相关,有必要对妊娠妇女进行BV筛查及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