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婴儿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共同参与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婴儿能力以及角色适应力明显优于对照组(40.0%vs18.0%、94.0%vs82.0%),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6.0%vs82.0%)。结论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产妇护理能力,帮助产妇尽快适应母亲的角色,同时对建立和谐护患关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P38MAPK信号通路探讨加味黄连膏对湿疹模型小鼠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BALB/c小鼠60只,采用二硝基氯苯(1-chloro-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建立皮肤湿疹模型,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空白基质(模型对照组)、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阳性对照组)及高、中、低剂量组(加味黄连膏治疗组),对湿疹部位皮肤连续涂抹给药11d,以HE染色实验结果评价皮肤中炎症细胞浸润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皮肤组织中p-p38和p38蛋白表达;qRT-PCR法检测皮肤组织中p38MAPK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干扰素(IFN-γ)的水平。结果:药物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小鼠皮肤肿胀明显减轻;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6,TNF-α和IFN-γ)的水平,加味黄连膏治疗组各组细胞因子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P<0.01);且与模型组相比,加味黄连膏治疗组皮肤组织中p-p38MAPK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p38MAPK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加味黄连膏可以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炎症反应,有效治疗皮炎湿疹。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金鉴灵软膏剂的成型性工艺进行优化及验证,并考察其对湿疹的影响。方法:以药物对皮肤的刺激性为评价指标,确定基质种类为蜂蜡;以稳定性实验与均匀性实验结果为评价指标;以麻油与基质比例、融化温度、加热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设计筛选出最佳成型性工艺;对小鼠进行湿疹造模后,以其耳肿胀度、细胞因子水平及炎症因子病理情况等指标考察最佳成型性工艺下制备出的不同剂量组的样品对小鼠湿疹的疗效。结果:最优成型性工艺为:基质种类为蜂蜡,麻油与基质比例为7.5∶1,融化温度为71℃,加热时间为11min;最佳成型性工艺制备的样品可缓解湿疹中出现的炎症症状。结论: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筛选出的成型性工艺稳定可靠,最佳成型性工艺下制备的样品对小鼠湿疹的治疗效果显著,抗炎作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玉红膏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并对其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方法:在古方记载方法基础上加以改善,制备玉红膏样品;采用HPLC色谱法测定21批样品,色谱柱Sepax Bio-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78 nm,进样量:20 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软件对21批样品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及主成分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玉红膏进行整体质量评估,并对其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结果:玉红膏的HPLC指纹图谱中21批样品(S1~S21)的相似度>0.940,通过PCA、CA和OPLS-DA,将21批样品聚成3类,S1~S7、S15~S21为第一类、第三类(2019年6月实验室自制、2020年1月实验室自制);S8~S14为第二类(源自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并从10个共有峰中确定差异较大的3个共有峰,分别为3号峰(芝麻酚)、5号峰(甘草苷)、9号峰(左旋紫草素)。结论:建立的玉红膏HPLC分析方法简便、准确、稳定、灵敏,体现了玉红膏的整体化学成分特征,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也为经典名方发展为现代制剂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葛根抗氧化活性部位的药效物质。方法:制备20批葛根抗氧化活性部位样品(S1~S2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SepaxBio-C18,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50 n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6 mL/min。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20批葛根抗氧化活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共有峰指认。结合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PCA)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法,筛选葛根抗氧化活性部位的药效物质。结果:20批葛根抗氧化活性部位HPLC指纹图谱共有18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9。共指认了8个共有峰,分别为3′-羟基葛根素(峰2)、葛根素(峰3)、3′-甲氧基葛根素(峰4)、大豆苷(峰5)、染料木苷(峰7)、芒柄花苷(峰11)、大豆苷元(峰13)、染料木素(峰16);经聚类分析、PCA法分析发现,样品S1、S3、S4、S6、S8、S18、S19聚为一类,样品S2、S5、S7、S9~S17、S20聚为一类,对主成分1影响较大的有峰2、峰3、峰10、峰11、峰13,对主成分2影响较大有峰8、峰9;经OPLS-DA分析发现,峰4、峰3、峰2、峰16、峰13、峰11对葛根抗氧化活性部位质量的影响较大。结论:本研究建立了葛根抗氧化活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指认了8个成分,其中葛根素、3’-羟基葛根素、大豆苷元和芒柄花苷可能为葛根抗氧化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产科护理经历着"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转变。本文围绕着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的影响,并就如何缓解产妇的精神压力进行阐述。作者对273例分离产妇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对分离产妇的影响是积极的,即改善了护患关系,又增强了母婴分离产妇的信心,缓解了产妇的精神压力,并协调了医护关系,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优选旗参枸杞颗粒提取工艺,并考察其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能力。方法:以总多糖、总皂苷、黄芪甲苷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以提取时间、次数、温度、溶媒量为影响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旗参枸杞颗粒水提工艺;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及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对旗参枸杞颗粒提取物进行免疫活性研究。结果:优选最佳水提工艺为:回流时间1.5h,溶媒量4倍,提取温度100℃,提取次数2次;旗参枸杞颗粒提取物可明显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结论:优选后的水提工艺科学可靠,为旗参枸杞颗粒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依据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总结3例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的手术配合,做好心理护理,充分术前准备,严格无菌操作,熟悉解剖结构,了解手术方法与过程,快速有效与术者配合等,以达到顺利开展新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