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银杏内酯B抑制血小板活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在动物模型中的抗凝作用及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大鼠、小鼠和家兔为本次研究动物,均随机分为银杏内酯B高、中、低剂量组(各组剂量为:大鼠高剂量组60 mg/kg、中剂量组30 mg/kg、低剂量组15 mg/kg;小鼠高剂量组120 mg/kg、中剂量组60 mg/kg、低剂量组30 mg/kg;家兔高剂量32.0 mg/kg、中剂量16 mg/kg、低剂量8 mg/kg)、溶剂对照组和阳性对照阿司匹林组,连续灌胃5 d后,分别测定大鼠血流旁路血栓形成抑制率、小鼠凝血时间和家兔载体血小板聚集率。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血小板和内皮细胞中所含的e NOS蛋白和Ser1177位磷酸化表达及NO含量。结果银杏内酯B高、中剂量均有明显抑制大鼠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流旁路血栓的形成(q分别=9.87、4.56;P均<0.05),银杏内酯B高、中、低剂量延长小鼠凝血时间(q分别=32.02、13.58、3.98,P均<0.05);银杏内酯B各组均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二磷酸腺苷(ADP)、血小板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q分别=17.26、9.46、4.91、14.67、10.18、4.91、9.51、7.01、4.44,P均<0.05);经银杏内酯B高、中剂量给药处理后,血小板中的e NOS总蛋白含量和磷酸化水平均有明显增加(q分别=19.54、9.08、28.41、11.86,P均<0.05);银杏内酯B120 mg/kg处理5 d后大鼠的循环血中NO的含量高于溶剂对照组(q=11.24,P<0.05);银杏内酯B 120μg/ml和60μg/ml处理48 h后的培养基中NO的含量高于溶剂对照组(q分别=8.36、15.68,P均<0.05)。结论银杏内酯B在大鼠、小鼠和家兔的动物模型中均表现出良好的抑制凝血的作用,银杏内酯B处理内皮细胞能激活e NOS信号通路,表明其抗凝机制与激活血小板中e NOS、增加NO释放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韦晟 《医药导报》2007,26(3):324-325
[摘要]结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标准和GSP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GSP标准体系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GSP标准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影响我国推行GSP工作的深入实施,必须对此进行改进和优化。  相似文献   
3.
韦晟 《中国药房》2008,19(4):246-248
目的:促进我国企业原料药的国际注册工作。方法:结合欧美原料药注册管理的要求,对其中的分析方法验证部分进行全面阐述,并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法。结果与结论:分析方法验证无论在质量控制中,还是在国际药品注册活动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我国企业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奇壬醇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谷氨酸损伤PC12细胞建立模型,用MTS法考察奇壬醇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和Bax的变化。结果谷氨酸造模浓度为12.5 mmol/L,奇壬醇组细胞的存活率高于模型组(P 0.01)。模型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奇壬醇组细胞的凋亡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 0.01)。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caspase-3和Bax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Bcl-2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而与模型组相比较,奇壬醇组caspase-3和Bax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Bcl-2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谷氨酸能诱导PC12细胞凋亡,而奇壬醇通过抑制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发挥其对PC12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合理用药是以现代医学、药学和药剂学以及这三门学科综合理论为指导,使药物使用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基本要求,这也是WHO基本药物的选择标准。目前,不合理用药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且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韦晟  李俐 《中国药房》2005,16(11):816-818
目的:为将中药推向国际市场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对我国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我国应加强对中药的生产和质量管理;重视并研究各国关于中草药产品的法律法规,结合我国产品的条件和特点,找准国际市场定位,有的放矢;有关方面应集中力量,加强中药研发,并借助中医的推广进入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7.
术后高血压较常见,尤其是老年患者及术前有高血压的患者,其确切发病率尚不明确。一般手术后高血压是在原有原发性高血压的基础上发生,但有部分患者术前无高血压病史。有21.4%的60岁以上手术患者发生术后高血压。术后高血压增加了脑出血的概率,诱发心力衰竭或心肌缺血、肾功能损害和切口容易出血等。现就术后高血压的药物治疗简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0岁,因无明显诱因腹痛伴全身黄染一周,恶心呕吐,于2005年3月31日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B超显示:慢性胆囊炎肝内胆管扩张,皮肤、巩膜重度黄染,拟诊为胆总管结石入院,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ALT 36.3U·L~(-1) AST 25.6U·L~(-1)。4月7日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术,4月7日至4月11日用阿莫西林舒巴坦(西迪林)、甲硝唑预防感染,术后恢复可,无发热。术后第4天起T管周围渗出大量淡黄色液体,经T管照影示:T  相似文献   
9.
谈晓佳  韦晟 《医药导报》2007,26(3):330-330
患者,男,49岁.因右上腹疼痛24 h,经解痉、抗炎药及输液1 d无效住院.门诊B超显示:胆囊炎、胆囊凝结物,白细胞(WBC)计数:10.6×109·L-1,初步诊断为胆囊凝结物、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既往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无药物致变态反应史.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