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9篇
  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采用康复小组干预对预防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进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70例分为实施康复小组干预的观察组35例和实施常规康复护理的对照组35例,对两组患者上肢淋巴水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淋巴水肿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采用康复小组干预可有效的促进患者患肢的康复,对降低患者上肢水肿的发生率以减轻疾病对患者日后的生活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结肠成像(CTC)检查前肠道准备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4年10月间接受低剂量CTC检查的102例患者资料.[结果]102例中,85例患者肠道准备良好,图像质量佳;12例肠道准备及图像质量稍差,能满足诊断要求;5例肠道准备及图像质量较差,病灶显示不清.[结论]做好CTC检查前肠道准备及护理工作,是此项检查成败的关键,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 B 型钠尿肽(BNP)在心力衰竭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不同程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98例作为 CHF 组,同时选取其他科室中心、肺功能正常,无其他慢性疾病的非心力衰竭患者202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受试者 BNP 浓度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作比较。结果 CHF 组血浆 BNP 浓度(328.4±148.7)pg/ ml 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8.3±6.9)pg/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HF 组血浆 BNP 浓度水平 NYHA 分级各级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BNP 在心力衰竭疾病诊断与治疗中是十分关键的观测要素,可作为疾病预测参考因子,能够对患者心力衰竭程度及后期发展情况做出一定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剂量宝石能谱CT结肠成像(CTC)在检测结肠息肉中的可行性。方法 对50例疑似结肠息肉患者行低剂量宝石能谱CTC及内镜检查,以内镜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低剂量宝石能谱CTC检测结肠息肉的符合率,并记录扫描的CT剂量指数(CTDIw)。结果 内镜诊断结肠息肉阴性12例,阳性38例;低剂量宝石能谱CTC诊断结肠息肉阴性16例,阳性34例;共发现79个息肉。对于≥0.5 cm的息肉,低剂量宝石能谱CTC的符合率为91.07%,<5 mm的息肉符合率为50%。结论 辐射剂量降低至1.01 mGy的宝石能谱CTC检测≥0.5 cm的息肉,与内镜有较高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组护理方式对糖尿病患者干预的效果。方法将80例确诊为糖尿病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期间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为小组护理方式,护理时间均为3个月。护理结束后,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患者心理状况、检测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及进行遵医行为评价。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有20例摆脱焦虑不良情绪,15例为轻度焦虑,4例为中度焦虑,相对于对照组5例摆脱焦虑不良情绪、20例轻度焦虑、12例中度焦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和对照组比较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饮食控制、规范用药、适宜运动、自我监测、定期复查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组护理方式得到患者的配合,增加了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有利于巩固疗效,值得在护理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自动频率控制系统(简称AFC系统)是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中微波功率源输出的微波频率的控制系统,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微波频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从而影响加速器输出射线的物理指标,是一直受关注的关键部件之一。本文阐述了江苏海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HM-J-16-Ⅰ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AFC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邓勇  柘江 《医疗装备》2008,21(8):5-7
本文阐述了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中基于差接三角形自耦变压器12脉波整流电路的原理与设计及其功率因数校正机理。通过仿真分析,采用这种电路后,功率因数可以达到99%,电流谐波畸变率降低到7%。实验也证明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在子宫颈癌中的感染情况及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及其抑制因子TIMP-1、2表达的关系.方法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PV16/18在57例子宫颈癌(其中子宫颈鳞癌40例、子宫颈腺癌20例、子宫颈腺鳞癌7例),29例宫颈上皮内肿瘤(CIN)和16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感染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检测MMP-2、9蛋白及TIMP-1、2蛋白的表达.结果 HPV16/18在子宫颈鳞癌、腺癌、腺鳞癌、CIN和正常子宫颈组织中感染情况分别为67.50%(27/40)、35.00%(7/20)、5/7、68.97%(20/29)、6.25%(1/16).MMP-2、9及TIMP-1、2在正常宫颈组织细胞浆、GIN、子宫颈鳞癌、腺癌、腺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渐增高,各病变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MMP-2鳞癌组的表达较腺癌组高(P=0.006),而MMP-9却相反(P=0.048);TIMP-1在CIN组的表达较鳞癌组高(P=0.042);TIMP-2在病变各组间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V16/18感染与MMP-2、9与TIMP-1、2蛋白表达没有相关性;在MMP-2、9与TIMP-1、2间都有正相关.在子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中,HPV感染率没有统计学差异,在淋巴结有转移者中MMP-2、9的表达较未转移者高(P=0.017、0.002),而在TIMP-2中未转移者较有转移者高(P=0.004),但TIMP-1在二者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HPV16/18的感染起一定的作用.MMP-2、MMP-9的表达水平的明显上调和TIMP-1、TIMP-2相对弱表达在子宫颈癌浸润和淋巴转移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重金属复合暴露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的毒性效应。方法将SK-N-SH细胞分别暴露于空白培养基(对照)和氯化锰(125、250、500、750、1 000、1 500、2 000、4 000、6 000μmol/L),乙酸铅(500、750、1 000、1 500、2 000、2 500、3 000μmol/L),氯化镉(5、10、15、20、30、40、60、80μmol/L)单一及二元、三元复合溶液24、48、96 h后,检测细胞存活率,计算锰、铅、镉的药物抑制浓度(IC)。其中,二元、三元复合溶液的浓度均为相应金属IC_(10)、IC_(20)、IC_(30)、IC_(50)的等毒效应比混合,分别用毒性单位法、混合毒性指数法对毒性效应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锰、铅、镉单独染毒不同时间SK-N-SH细胞的存活率均较低,除500μmol/L铅染毒24、96 h组和5μmol/L镉染毒24、48 h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锰、铅、镉单独染毒浓度的升高和染毒时间的延长,SK-N-SH细胞的存活率均呈下降趋势。三种金属对SK-N-SH的细胞急性毒性依次为镉(IC_(50):38.728μmol/L)锰(IC_(50):442.739μmol/L)铅(IC_(50):1 624.850μmol/L)。同一金属不同染毒时间的IC_(50)排序均为96 h48 h24 h。锰和镉复合暴露对SK-N-SH细胞的联合毒性在24 h均表现为拮抗作用,在48 h均表现为协同作用;96 h在毒效应为IC_(10)、IC_(20)时均表现为部分相加作用,在IC_(30)、IC_(50)时均表现为协同作用。镉和铅对SK-N-SH细胞的联合毒性在24 h毒效应为IC_(10)、IC_(20)、IC_(30)时均表现为拮抗作用,在IC_(50)时表现为部分相加作用;在48 h毒效应为IC_(10)时表现为拮抗作用,在IC_(20)、IC_(30)、IC_(50)时均表现为部分相加作用;在96 h时均表现为部分相加作用。铅和锰对SK-N-SH细胞的联合毒性在24、96 h毒效应为IC_(50)时分别表现为简单相加、协同作用,其余均表现为部分相加作用。锰、铅、镉对SK-N-SH细胞的联合作用在24、96 h时均表现为部分相加作用;48 h时在IC_(10)、IC_(20)、IC_(30)均表现为协同作用,在IC_(50)时表现为部分相加作用。结论三种金属对SK-N-SH细胞的毒性均表现为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的趋势。金属复合暴露呈现复杂的毒性效应,毒性效应与特定的金属组合、暴露时间、暴露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