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早期综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250例弱视儿童,400只眼,采用遮盖法,精细作业,仪器训练综合治疗。结果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3~6岁与9~11岁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68.88%,各年龄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0,P<0.05,χ2=5.682,P<0.05),程度越轻,效果越好,轻与重总有效率分别为为100.00%、57.14%,轻度与重度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687,P<0.05,χ2=4.321,P<0.05)。不同类型弱视治疗效果比较,屈光不正效果最好为97.98%,屈光参差性为76.78%,屈光不正与斜视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15,P<0.05,χ2=6.341,P<0.05)。结论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不同类型屈光不正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向全蓉  雷泽东 《中国民康医学》2013,(2):107+123-107,123
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的、以促进健康为最终目标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及其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0~1岁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的认知和对保健门诊护理服务的需求。方法:选取儿保门诊就诊的484例婴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1.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结果:①一般情况:高中或中专以下学历的母亲占54%,月收入〉2000元的家庭占75%,剖宫产率41%,母乳喂养率84%;②保健情况:96%以上儿童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预防接种和定期体格检查,60%以上家长坚持给婴儿做被主动体操和婴儿抚触,参加早教活动和科学育儿知识讲座的家长低于50%,大部分母亲对婴儿发育规律、母乳喂养和亲子依恋等知识了解欠缺;③对保健服务的需求:常见病的预防仍是首要,其次是儿童营养和喂养、智能促进,低文化层次母亲对儿童心理发育不够重视。结论:对婴儿家长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和讲授早教知识,传授给家长更多的科学育儿知识;加强低文化层次母亲对儿童心理知识的了解,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改善儿童保保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覃文菊  周平清  雷泽东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0):2587-2588,2568
目的:探讨妇女病普查普治保健工作经验。方法:2007~2008年连续两年采用常规方法对1366例妇女普查妇科病。结果:2007年普查872例,患病率为30%;2008年普查494例,患病率为42%。患病率以阴道炎、盆腔炎为高;乳腺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结论: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是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防治妇女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婴幼儿营养性贫血患病情况和相关因素,为降低婴幼儿营养性贫血的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以儿保门诊进行系统管理的3岁以下婴幼儿为调查对象。血红蛋<110g/L做为儿童贫血诊断标准,采用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并计算贫血率。结果营养性贫血发病率15.20%。各年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不同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情况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婴幼儿营养性贫血发病情况与年龄及喂养方式等因素有关。指导科学喂养,开展健康教育对降低婴幼儿营养性贫血的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雷泽东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0):2492-2494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的营养及健康状况,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4~6月对公安县斗湖堤城区15所托幼机构4 450例学龄前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对托幼机构的保健员配备、疾病防治情况、卫生保健设施及制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斗湖堤城区学龄前儿童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的检出率分别为2.86%、1.95%、1.23%,肥胖儿童的检出率为2.33%,龋齿、贫血检出率分别为35.3%、7.61%,公办与私立幼儿园之间在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龋齿、贫血等方面的检出率存在差异,各年龄组儿童肥胖、贫血、龋齿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公安县斗湖堤城区学龄前儿童营养及健康状况不甚理想,私立幼儿园中的儿童营养及健康状况较公办幼儿园存在显著差距,因此,需切实采取措施,对不同性质托幼机构加强监管及膳食指导,加强本地区科学喂养知识宣传,改变家长在喂养方面的不良习惯。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技术,对10 343例新生儿进行听力普遍筛查,未通过者在出42天用同样技术进行复查,对复筛未通过者转上级医院并跟踪随访。结果:2010年及2011年两年可供听力筛查的新生儿数为14 088例,实际筛查10 343例,总体新生儿初筛率为73.41%,初筛通过率91.80%,复筛通过率73.19%。高危儿620例,未通过47.90%,确诊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伤4例。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十分必要,耳声发射技术是一种快速可行的新生儿听力初筛方法,新生儿听损伤可通过筛查及早发现,有利于婴幼儿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