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陶富芬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0):1740-174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6年2月收治的20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2.42%,发生在2h内81.0%;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其他,危险性因素包括未进行孕期保健、有妊娠并发症及孕产史、剖宫产、产程延长、多胎巨大儿羊水过多、无早接触及早吸吮等。结论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重视产前保健、控制剖宫产、提高助产技术、加强产后观察等护理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心理护理在产科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在产科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180例孕产妇在进行躯体治疗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对照组180例不予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产程短、产时出血量少、剖宫产率低、住院时间短,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心理护理有利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是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机体免疫功能严重损害,以经血液、性传播和母要传播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在HIV感染孕妇分娩过程中,产科医务人员不可避免地较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分泌物、羊水、体液等,因此艾滋病感染者分娩期的护理具有很多特殊性,必须加强护理及职业防护.现将2007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例艾滋病毒感染孕产妇的防护和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