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口腔颌面颈部恶性淋巴瘤(ML)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ML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霍奇金病(HD)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33例,31例采用综合治疗,7例采用单纯化疗,38例1,3,5a生存者分别为5,14,12例,存活患者中以临床Ⅰ,Ⅱ期者占绝大多数,死亡患者中以Ⅳ期为多。结论:早期明确ML的诊断并早期治疗效果较好,综合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分期对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选择有效抗癌药提供临床使用以提高化疗疗效 ,用MTT分析 ,对 32例头颈肿瘤术后切下的标本进行体外细胞培养 ,再用 5 -Fu ,VCR ,MTX ,BLM ,DDP ,ADM ,PYM和CTX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 :对 5 -Fu敏感 2 7例 ,占 84 4% ,VCR敏感 7例 ,占 2 1 9% ;MTX敏感 2 0例 ,占 6 2 5 % ;BLM敏感 2 6例 ,占 81 3% ;DDP敏感 2 6例 ,占 81 3% ;ADM敏感 13例 ,占 40 6 % ;PYM敏感 2 1例 ,占 6 5 6 % ;CTX敏感 1例 ,占 3 1% .32例患者化疗效果满意 ,未出现明显的副作用 ,均存活 3a以上 ,术后常规检查及复查未见复发或转移 .结果表明 :MTT法用于肿瘤细胞药敏试验是一种准确、快速、简便、经济 ,不需放射性同位素 ,结果重复性好的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  相似文献   
3.
异位胸腺临床报道极少见,我科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患儿男,3月。以右颌下无痛性渐增包块2月于1998年10月23日收入院。体查:右颌下、颈部较对侧丰满,触及约35cm×15cm包块,质软边界不清,表面肤色、皮温正常,体位移动试验不明显,触压时患儿无哭闹。余无特殊发现。B超检查示:右颈部显示40cm×16cm实质稍低回声区,边界清,有包膜,与右侧腮腺、颌下腺无关。诊断:右颈部实质性肿块(血管瘤可能)。结合病史、B超检查及体查,初步诊断为:右颌下血管瘤可能。于1998年11月2日在全麻插管下行包块切除术,常规颌下切口约45cm,切开皮肤,皮下脂肪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根据临床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典型心绞痛发生,提出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不典型症状、易患因素、高发人群,以提高早期诊断和抢救成功率。方法:对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根据发病前有无典型的心绞痛分为有痛组和无痛组。观察两组性别、年龄、梗死部位、吸烟饮酒史和糖尿病史。结果:无痛组在发病年龄,糖尿病史,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killip分级)Ⅱ级以上均显著高于有痛组(P<0.05)。提示无痛性心肌梗死老年人多发,糖尿病患者多发,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心功能差者预后差。结论:无痛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应加强护理和观察,协助医师及早诊断,及时治疗,从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可吸收生物陶瓷充填根尖囊肿术后骨腔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前牙区根尖囊肿摘除术后留下骨性腔隙,通常腔隙血肿形成、血块机化、骨痂形成、骨痂改建四个过程完成骨组织的自然修复[1].我科自1997年10月~1998年4月用可吸收生物陶瓷充填于骨腔内,观察充填物和骨组织融合、生长的情况,发现骨组织修复情况良好,现...  相似文献   
6.
嗜酸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涎腺肿瘤,发生恶变更是极其少见。最近我科收治1例嗜酸细胞瘤恶变的患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37岁。因左颌下区包块部分切除术后复发10余年入院。患者1975年即发现左颌下区有一包块,随年龄增长而缓慢生长,无痛无痒。于1985年在当地医院...  相似文献   
7.
米非司酮诱导更年期功血闭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应用国产米非司酮(Ru486)治疗29例更年期功血,成功地诱导闭经,并从血清性激素的变化、子宫内膜的病理改变及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的变化,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8.
康复新治疗干槽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锡玲  黎明 《云南医药》2000,21(1):15-16
干槽症是拔牙后牙槽窝内血块分解脱落,局部继发感染的一种并发症。本文对40例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牙拔除术后并发干槽症的病人用康复新治疗进行了疗效对照研究。临床资料和方法 临床选择拔除术后并发干槽症的病人40例,男22人,女18人,年龄在20~35岁之间,拔除20人,拔除20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人常规处理后用碘仿纱条醮上康复新液填塞于牙槽窝内,对照组病人同样处理后单纯用碘仿纱条填塞。两组病人均分别在搔刮后3天、5天、7天复诊。根据临床检查及患者主诉评价术后效果。疼痛程度以病人自诉为标准,分为明显减轻和减轻不明显。肉…  相似文献   
9.
陈锡玲 《江苏医药》1999,25(1):52-52
作者自1986年1月~1995年12月对我院门诊就诊的未产妇,因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的279例患者行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为输卵管梗阻者146例,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未产妇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者279例,通过病史询问、全身检查、B超、子宫内膜检查、内分泌检查,并行常规子宫输卵管造影。年龄22~42岁,平均29.3岁,就诊时继发不孕的时间2~19年,平均不孕时间5.3年。二、人工流产术次数:1次者163例(58.42%),2次91例(36.62%),3次14例(502%),4次11例(3.94%)。三、人工流产术并发症:本次人工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大于2周…  相似文献   
10.
1990年2~5月对1 309名不同生理阶段正常妇女和性滥妇女进行了生殖道支原体寄居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生殖道支原体寄居率与女性激素水平、性经历、避孕方式和文化程度等有密切关系。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