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10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PDCA循环干预对我院清洁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引入PDCA循环干预我院清洁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等距抽取2012年5-6月(干预前)与2012年10-11月、2013年4-5月、2013年10-11月(干预后)清洁手术住院患者病历共727份,统计分析干预前后我院清洁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结果:我院清洁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从干预前的61.2%下降至干预后的27.5%,干预后的品种选择、用法用量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通过PDCA循环干预,我院清洁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指标渐趋合理。  相似文献   
2.
陈翠卿  张坤 《中国药房》2007,18(21):1652-1653
目的: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排石利胆颗粒中龙胆苦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synergi fusion C_(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7:73),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龙胆苦苷进样量在0.0896~1.433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5.7%,RSD=0.93%(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排石利胆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欧银燕  陈翠卿 《吉林医学》2010,31(13):1840-1841
目的:调查分析门诊处方中口服药给药次数不当的情况。方法:收集口服药品说明书263份,再抽取2009年12月门诊处方共25 839张,对处方中医嘱不符合药品说明书所要求的给药次数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抽检出处方与药品说明书所要求的给药次数不相符的有4 950张,占总处方的19.16%,主要为抗生素类给药过频。结论:门诊口服药物给药间隔时间存在不合理现象,应进一步加强用药指导,药学部门应加强与医师的药品信息沟通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对低体重儿应用泵注法持续口饲喂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 将2005-04~2010-05入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05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35例,采用泵注法,使用微量输液泵持续口饲输注;B组:35例,采用灌注法,使用注射器间歇口饲注入喂养;C组:35例,采用滴注法,使用吊瓶持续口饲滴注.观察三组患儿喂养过程中体重增长、喂养耐受、胃食道返流情况及达全胃肠营养时间;所有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均同时进行部分静脉营养,直至达全胃肠营养.结果 泵注法持续口饲喂养所致的食物反流和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均<0.05),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及完全肠道内喂养时间较其他两组明显缩短(P均<0.05).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泵注法持续口饲喂养安全、可靠,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达全胃肠营养时间短,有利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和胃肠功能完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对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6月一2013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门诊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6例采用拉米夫定治疗,作为拉米夫定组,36例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作为阿德福韦酯组,连续治疗与监测24个月。观察患者24个月后血清ALT的复常率、血清HBVDNA转阴率、HBeAg消失率、HBeAg转阴率等。结果拉米夫定组患者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消失率、HBeAg血清转换率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加长而逐渐降低,阿德福韦酯组患者则相反,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起效快,但耐药率高,适合重症患者;阿德福韦酯虽起效慢,但2年耐药率低,对非重症患者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马铃薯外敷治疗新生儿静脉输液严重外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3例输液严重外渗的新生儿随机分两组,治疗组使用马铃薯外敷,对照组则使用50%硫酸镁外敷,并对两组结果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33例,显效28例,有效5例,显效率84.8%,总有效率100%,对照组30例,显效0例,有效2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马铃薯外敷治疗新生儿输液严重外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该院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对该院2005至2007年三年内收集到的150份药物不良反应报告(ADRs)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该院150例ADRs涉及的药品种类及例次中以抗菌药物占首位;ADR涉及的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主要的ADRs类型为全身寒战或高热,其次为皮肤及附件损害。结论:必须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继续做好ADRs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肺炎合并心衰患儿脑钠肽(BNP)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我院2011-08—2013—12间收治的肺炎合并心衰患儿共60例作为肺炎合并心衰组,将同期收治的肺炎患儿40例以及正常儿童40例作为肺炎组和正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组儿童BNP的含量变化,观察肺炎合并心衰组患儿在心衰早期、心衰中期以及心衰恢复期BNP含量差异,并比较3组儿童的BNP平均含量。结果 肺炎合并心衰组患儿在心衰早期、中期以及恢复期BNP含量分别为(43.21±12.33)ng/L、(613.37±129.81)ng/L、(39.67±13.19)ng/L,可见心衰中期病情较为严重,BNP含量高,显著高于心衰早期和恢复期。另外,正常组、肺炎组以及肺炎合并心衰组BNP平均含量分别为(21.17±6.63)ng/L、(45.81±11.51)ng/L、(153.23±17.45)ng/L,可见随着病情的加剧,BNP含量越高。结论 肺炎合并心衰患儿BNP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BNP含量越高,病情越严重,因而BNP含量对早期诊断心衰,降低惠儿病死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换血疗法是新生儿重症监护中重要的抢救技术之一,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是抢救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的方法.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能保证换血术的顺利进行,还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2008年11月~2010 年11月,我们对75例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AM)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口服与注射两种给药途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就诊的11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数字发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口服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5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44%(x^2=2.825,P〈0.05),观察组的发热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59%(x^2=6.729,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注射给药较口服给药途径见效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