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理人员工作适应性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护理人员工作适应性的因素.方法 采取职业紧张测量问卷和工作能力指数调查表对某医院545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工作适应性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导致护理人员工作适应性下降的影响因素是年龄、职称、超时工作、通勤时间、工作冲突、心理需求、物理环境、工作危险、工作负荷、工作前景、缺乏提升机会、缺乏参与机会(P<0.05,OR=1.030~2.237);增强护理人员工作适应性的因素是社会支持(P<0.01,OR=0.912).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的5个因子是超时工作、心理需求、社会支持、物理环境和工作危险.护理人员工作适应性预测方程为:Logit(P)=-11.357+1.011x1+0.335x2-0.076x3+0.260x4+0.129x5.结论 影响护理人员工作适应性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有针对性地调整各项应激因子,降低危险因素,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异常子宫内膜蠕动波的不孕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研究其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为临床施治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排卵后3日出现异常子宫内膜蠕动波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结果:186例研究对象中,高频蠕动波者(子宫内膜蠕动波频率≥4次/min)94例,负向蠕动波者(由宫底发起向宫颈蠕动)有92例.按中医证型分类,最常见中医证型为肝郁气滞型占22%,其次为肾气虚型占19.9%及瘀阻胞宫型18.3%,痰湿内阻型最低为10.8%.结论:肝郁肾虚是影响子宫内膜蠕动波的主要因素,在临床施治应该根据不同证型采取有针对性的治法以提高临床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胎漏、胎动不安不乏肾虚血瘀型。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采取补肾活血的方法安胎,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职业应激干预对妇产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应用职业应激调查问卷、职业心理卫生调查问卷和自评症状量表(SCL-90)对某医院53名妇产科护士进行调查,针对职业应激压力源采取职业应激干预措施,半年后再采用同一方法对护士进行心理卫生调查,分析职业应激干预前后两次心理卫生状况。结果妇产科护士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负荷、缺乏提升与参与机会、心理负荷过大。干预后,职业心理卫生量表总分及心理满足、信心充足3项评分升高(P<0.01),SCL-90评分总分及除恐怖与偏执两因子外的各因子评分均下降(P<0.05或P<0.01),心理卫生各个方面都有改善。结论实施职业应激干预可提高妇产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组以未成熟的髓系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异常分化为特征的血液恶性肿瘤,其诱导治疗以蒽环类药物联合阿糖胞苷的“3+7”方案为主,仍有少数AML患者无法耐受强化疗或缓解后复发,AML的总体疗效仍不乐观。随着免疫学发展,许多靶向药物如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 2,Bcl-2)抑制剂Venetoclax的出现,为AML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本文就Venetoclax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耳穴埋豆对排卵后子宫内膜异常蠕动波的影响。方法选取排卵后出现子宫内膜异常蠕动波的不孕患者63例,其中排卵后高频蠕动波者51例,负向蠕动波者12例。监测同一不孕女性对照周期(无耳穴埋豆周期)和治疗周期(耳穴埋豆周期)排卵后3 d、排卵后7 d的子宫内膜蠕动波,以前后两周期各观测点做自身比较。结果同一不孕女性治疗周期排卵后3 d及排卵后7 d的蠕动波频率均较对照周期明显降低(P<0.01)。结论耳穴埋豆对排卵后子宫内膜异常蠕动波有抑制作用,可帮助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盆炎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镇痛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盆腔炎性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盆炎灌肠方保留灌肠,对照组30例予口服奥硝唑分散片。观察两组临床镇痛作用和治疗前后外周血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止痛疗效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为8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CD4、CD4/CD8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D4、CD4/CD8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CD8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治疗后2组CD4、CD4/CD8、CD8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均能升高IL-2和IL-10(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炎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镇痛作用明显,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1993年以来,采用自拟蒲皂愈炎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症性不孕患者16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蒲皂愈炎汤治疗盆腔炎症性不孕疗效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3年以来 采用自拟蒲皂愈炎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症性不孕患者168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盆腔炎的诊断按<妇科疾病诊断标准>和全国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诊断标准;不孕的诊断标准按全国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女性不孕症--输卵管炎所致不孕症>的诊断标准 并排除男女双方生殖内分泌异常及免疫性不孕等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3月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灌肠组(治疗组)30例与奥硝唑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盆炎灌肠方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奥硝唑分散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