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测定新会柑酵素中总黄酮、多糖、蛋白质、氨基酸4类成分的含量,为新会柑酵素综合利用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黄酮采用超声法提取,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多糖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苯酚-硫酸法定量;蛋白质采用细胞裂解法提取,二喹啉甲酸(BCA)试剂盒定量;氨基酸采用超声法提取,茚三酮比色法定量。结果:新会柑酵素A、新会柑酵素B、新会柑肉酵素缩液C中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327 8%、0.122 9%、0.441 4%,多糖含量分别为0.656 3%、0.268 2%、0.242 3%,蛋白质含量分别为6.636 0%、1.388 4%、4.847 2%,氨基酸含量分别为0.527 4%、0.155 8%、0.925 7%。结论:建立了新会柑酵素的总黄酮、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4类成分含量丰富,新会柑酵素具有良好的保健与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陈皮酵素在体内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119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n=49)、实验组(n=56)、对照组(n=7)和陈皮酵素组(n=7)。模型组灌胃40% CCl4橄榄油溶液(3×0.1 mL/周);实验组灌胃40% CCl4橄榄油溶液(3× 0.1 mL/周)和陈皮酵素(0.26 mL/d);对照组和陈皮酵素组分别给予橄榄油(3×0.1 mL/周)和陈皮酵素(0.26 mL/d),共8周。采用腹腔注射CCl4的方法来构建小鼠肝纤维化模型,模型组和实验组每周处死7只小鼠,对照组和陈皮酵素组小鼠第8周处死,收集肝脏标本和血清。用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改变,测定血清甘氨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胺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水平。结果 HE和天狼星染色结果显示,只灌胃CCl4的模型组,肝纤维化程度逐渐加深,表现为汇管区明显的脂肪变性、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但给予陈皮酵素的实验组炎症程度较模型组减轻,表现为空泡化和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胶原沉积减少且实验组 Ishak 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血清肝功能指标甘氨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胺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陈皮酵素有肝保护作用,可以显著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中国药典》2020版陈皮质量标准的修订提出两点建议,以突出"陈皮"与"广陈皮"的共性特征与个性差异,完善陈皮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三步展开法,以橙皮苷、川陈皮素和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为对照,鉴别并区分"陈皮"与"广陈皮";同时采用HPLC法对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等5种黄酮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对川陈...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新会陈皮中橙皮苷、川陈皮素、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橘皮素、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辛弗林、柠檬苦素和没食子酸的含量,并结合UV法测定其总黄酮、多甲氧基黄酮和总酚酸的含量。方法:超声法提取,利用HPLC法,采用DIKMA 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使用A相(磷酸水,pH 3.7)-B相(甲醇∶乙腈=1∶1)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别测定新会陈皮中8种成分的含量;利用UV法测定总黄酮(283 nm)、多甲氧基黄酮(330 nm)和总酚酸(765 nm)的含量。结果:HPLC法测定结果显示黄酮类成分中以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含量较高,此外,辛弗林、没食子酸和柠檬苦素的含量分别为0.278 6%、0.000 6%和0.099 8%;UV法测定结果显示总黄酮、多甲氧基黄酮及总酚酸的含量分别为5.213 7%、1.242 4%和2.112 1%。结论:该法简便易行,可为新会陈皮质量的有效控制和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轨道阱高分辨率质谱技术(UHPLC-Q-Exactive Orbitrap-MS)对四花青皮的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分析采用ZORBAX R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1 mm×50 mm,1.8 μm),以0.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柱温40℃。结果:在正离子模式下,从四花青皮中共鉴定了32个成分,包括18个黄酮类化合物,7个有机酸类化合物,2个生物碱类成分和5个其他成分,其中14个成分为四花青皮中首次报道。结论:本方法适用于四花青皮中成分的快速鉴定,可为四花青皮的质量控制和进一步应用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四花青皮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GC-MS分析,并结合HPLC-PDA对其6种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四花青皮中的挥发油,结合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进一步建立HPLC方法同时测定四花青皮中6种活性成分辛弗林、橙皮苷、川陈皮素、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橘皮素、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的含量。结果:采用GC-MS分析从四花青皮中分离鉴定出的38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25种萜烯类、2种酯类、4种醇类、2种醛类、2种酚类、3种其他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柠檬烯(55.45%)、γ-松油烯(16.18%)、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5%)、α-蒎烯(2.84%)以及β-蒎烯(2.75%)等。HPLC-PDA定量结果显示,四花青皮中活性成分以黄酮类为主,其中以橙皮苷的含量最高,多甲氧基黄酮类中,橘皮素、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川陈皮素的含量较高,而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含量较低。结论:建立了四花青皮的GC-MS和HPLC-PDA的分离鉴定方法,该法简便易行,可为四花青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