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脏创伤的诊断和外科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心脏创伤急救处理的病例资料,全组均进行开胸手术,修补心脏创伤。结果 全组无死亡病例,手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后遗症。结论 快速及正确诊断,急诊开胸手术修复心脏破口是救治心脏损伤危症患的关键。注意合并心内损伤的诊断。主动脉瓣破损以主动脉辩替换为主,做扩大辩环的准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2例原位心脏移植成功的治疗经验,探讨手术方式及术后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2003年5月和2003年12月先后为2例终末期心肌病患者施行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术后免疫抑制剂应用“环孢素A 强的松 骁患”三联疗法。结果 2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心功能良好,生活质量好。结论 经典法原位心脏移植操作方便、缝合牢固确实,但存在术后心房偏大的不足;围手术期处理中应重视右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的防治和胃肠道营养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我院心外科自1983年到1990年6月共进行人工瓣膜替换115例,其中25例施行了多瓣膜替换和修复,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13~38岁。病期6~12年,除1例先心室缺合并二尖瓣裂和三尖瓣关闭不全外,其余均为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均在3级以上,其中5例术前反复心衰,经强心利尿治疗好转。本组19例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病变,2例为二尖瓣狭窄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为二  相似文献   
4.
心脏黏液瘤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肿瘤,占心脏原发性肿瘤的75%.本院1994年1月~2004年6月共手术治疗16例心脏黏液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二氮嗪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随机分为4组:A.正常对照组;B.异丙肾上腺素组;C.二氮嗪组;D.格列本脲组。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Bcl-2、Caspase-3相对表达量;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凋亡,计算凋亡指数(apopticindex,AI)。结果各组大鼠心肌Bcl-2、Caspase-3相对表达量之间存在差异(P〈0.01)。C组Bcl-2、Caspase-3相对表达量与A,B,D组均有差异(P〈0.05);B组、D组与A组之间有差异(P〈0.05);B组、D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134,0.297)。A组大鼠心肌TUNEL染色未见阳性细胞;B、B、D各组AI上存在差异(P=0.001);C组和B、D组织间存在差异(P〈0.01);B组、D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156)。结论二氮嗪可以减少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凋亡的原因可能与其能上调Bcl-2的表达,下调Caspase-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体外循环引起肾脏功能障碍,严重导致肾功能衰竭。本针对体外循环引起肾脏受损的主要原因方面,侧重涉及促炎症细胞因子的作用,展示了当前研究倾向。概述了预报肾脏功能衰竭的主要危险因子,提出了围术期预防,治疗肾功能衰竭方法。另外,对已有肾功能障碍,而又需进行心脏手术的情况,有关围术期处理及治疗成效等方面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7.
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10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直径12-25mm)患者在超声心动图检查或结合X线下球囊充盈测量缺损大小,选择封堵器型号,监测外科或内科介入性房缺封堵术。结果 10例房间隔缺损封堵均获得成功。9例在术中及术后超声心动图随访均无残余分流。1例双孔房缺(<5mm)由一个封堵器修补后残留约2mm的细小分流。全部病例术后及随访瓣膜启闭及静脉回流均不受影响。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够正确估测房间隔缺损位置、大小和周边组织情况,对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病例筛选、术中监测以及术后效果评价均有重要价值,对某些病例可以指导封堵器型号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参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并导致非清髓性治疗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失败的主要免疫细胞。方法通过动态观察受者三种不同预处理方案的骨髓移植后早期各阶段在外周血、脾脏、胸腺中的嵌合状态,再用T细胞敲除小鼠作为受者,以验证宿主成熟T细胞在急性排斥反应与诱导特并性免疫耐受中的重要作用。结果亚致死量全身放射治疗TBI(450cGy)4-BMT骨髓移植治疗组的BALB/C受者移植心脏均出现排斥反应,存活时间〈38d,骨髓移植后第7天在受者的外周血、脾脏中仍存活一定数量的宿主成熟T细胞(分别为0.23%与0.48%)。T细胞基因敲除c57BL/6小鼠作为受者,给予单次TBI(450cGy)+BMT治疗,其移植心脏获长期存活,并获得完全嵌合状态。结论移植早期彻底清除或灭活宿主成熟T细胞是预防早期排斥反应的关键,也有利于供者骨髓T细胞植活,这对临床制定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冶疗方案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腔内支架人工血管治疗DeBakeyⅢ型夹层动脉瘤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腔内支架人工血管治疗DeBakeyⅢ型夹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经股动脉送入含支架人工血管的导管。在真腔内准确定位后,推送支架人工血管入位,封闭近端夹层动脉瘤内膜破口,扩开受压真腔。结果 支架人工血管推送、释放顺利,定位准确,成功封闭近端内膜破口,扩开受压真腔。术后康复顺利,无并发症。结论 腔内支架人工血管治疗Ⅲ型夹层动脉瘤可提高病人安全度,特别对危重病人更有意义,远期效果有待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胸壁打孔房间隔缺损封堵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微创胸壁打孔继发孔房缺封堵术的手术操作与临床疗效。方法6例继发孔房缺病人,其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11~25岁。在实时食道超声(TEE)监测下经右前胸第4肋间小切口经右房行微创胸壁打孔房缺封堵术,封堵器采用完全相连的钛镍记忆合金双伞结构。结果6例病人均封堵成功,术后第2天均可下床活动,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随访2~3年,心脏彩超(UCG)复查心脏较术前缩小,未见封堵器脱落、变形及残余分流,心功能良好,病人无不适症状。结论胸壁打孔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手术切口小,操作安全、简便,术后残余分流发生率低,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外科介入治疗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