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的炎症抑制作用和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每组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阻断组和ATRA组。ATRA组术前以ATRA15mg·kg-1·d。灌胃,阻断组以等体积溶媒二甲基亚砜(DMSO)灌胃,共5d。术中阻断肠系膜上动脉60rain后再灌注120min,收集各组大鼠末端回肠和血清。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回肠病理学改变、行肠黏膜Chiu氏评分;比色法测定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含量和回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ELISA法测定回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仅(TNF-a)及白介素1B(IL-1β)水平;Westernblot检测回肠组织中胞核NF—KBp65蛋白和胞质NF—KB抑制蛋白d(IKBd)的表达量。结果与阻断组相比,ATRA组回肠黏膜病理损伤减轻,Chiu氏评分下降[(2.54±0.69)US.(3.86±0.83),P〈0.05],血清DAO含量减少[(18.09±4.21)U/LUS.(24.56±4.92)U/L,P〈0.05],组织TNF-d[(61.37±18.66)pg/g135.(97.21±24.67)Pg/g]、IL—1β水平[(115.24±30.82)pg/gcs.(219.83±54.31)pg/g]和MPO活性[(4.62±1.18)U/gUS.(7.16±1.50)U/g]降低,均P〈0.05;胞核NF—KBp65蛋白表达下调[(3.71±0.83)vs.(6.59±1.05),P〈0.051,胞质IKB仪蛋白含量增加[(0.56±0.12)vs.(0.26±0.05),P〈0.05]。结论ATRA预处理可以抑制NF—KB的激活,减轻组织的过度炎症反应,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CND)对临床无淋巴结转移(cN0)乳头状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998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32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将患者分为A组(CND组,n=112)与B组(无CND组,n=120),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原发肿瘤大小方面无明显差异,A组及B组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分别为49例(43.8%)和6例(5.0%),术后接受131I治疗的患者较B组多(P=0.013);两组均无死亡病例;A组和B组分别有5例(4.4%)和8例(96.6%)复发,组间无明显差异(P=0.776),A组复发病例均为pN1患者。在A组患者中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原发肿瘤的分级与是否有包膜外侵犯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目前不能证实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可以改善cN0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或减少肿瘤复发,但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有助于对肿瘤准确分期,可用于指导术后综合治疗和随访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合并自发性穿孔的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中低位直肠癌合并肠穿孔的诊断与治疗。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发病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术中探查情况、手术方式、病理资料及患者结果等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诊疗特点。结果除弥漫性腹膜炎及腹腔内游离气体等消化道穿孔常见临床表现外,穿孔12h内,11例中有7例(63%)白细胞计数未见升高,其中有4例(36%)白细胞计数下降明显。术前仅2例(18%)经直肠指诊诊断为直肠癌。除3例(28%)肿瘤自身穿孔外,8例(72%)穿孔部位位于乙状结肠。9例(81%)一期肿瘤切除患者中8例痊愈出院。结论术前明确诊断较为困难,直肠指诊是术前明确诊断的唯一方法。弥漫性腹膜炎症状后短期内出现白细胞水平下降这种现象可能是下消化道穿孔特征性表现。除少数肿瘤部位穿孔外,穿孔部位多位于乙状结肠。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一期肿瘤切除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间135例接受外科手术的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66例.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69例。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年龄、性别和TNM分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根治性胃切除手术,无中转开腹和手术死亡。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更长[(266.1±55.1)min比(223.8±26.8)min];但术中出血量更少[(131.9±88.7)ml比(342.3±178.7)ml],术后肠道恢复功能更快[(3.18±1.22)d比(4.50±1.59)d],术后住院时间更短[(9.20±3.39)d比(11.35±4.6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清扫淋巴结数目[(25.81±12.53)枚比(27.47±10.28)枚]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1%(4/66)比15.94%(11/69)1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1~19个月.两组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肿瘤相关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安全、可行、微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切口缝合法在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4年8月~2006年12月对613例采用右下腹切口行化脓或坏疽性阑尾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采用腹膜外单层缝合(单层缝合组259例)或常规切口分层缝合(分层缝合组354例),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层缝合组在手术时间、术后7 d内出院率、切口感染率等方面明显低于分层缝合组(P<0.01);两组术后24 h下床活动者及镇痛药物应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10例平均随访17个月,两组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切口疝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开腹阑尾切除术,右下腹横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右旋美托咪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 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4只:右旋美托咪啶组(Dex)采用右旋美托咪啶5 μg·kg-1·h-1恒速输注2 h;拮抗剂组(Dex+Yoh)于开启注射泵前10 min经尾静脉输注拮抗剂育亨宾1 mg/kg,余用法同上组;对照组(Con)以同等速度输注生理盐水2h。所有大鼠行大脑中动脉栓塞术,缺血90 min后再灌注。观察术后24 h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水肿指数以及脑组织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核蛋白NF-κBp65表达量。 【结果】再灌注24h后,脑梗死体积的比较显示Dex组(17 ± 2.8)%较Dex+Yoh组(38 ± 4.9)%与Con组(42 ± 5.7)%明显减小(P < 0.05),水肿指数比较显示Dex组(1.021 ± 0.098)较Dex+Yoh组(1.342 ± 0.137)与Con组(1.417 ± 0.105)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脑组织IL-1β、TNF-α及NF-κBp65蛋白表达量的比较均显示Dex组较Dex+Yoh组与Con组明显下降(P < 0.05)。【结论】 右旋美托咪啶通过抑制NF-κB通路的激活减少促炎因子的产生,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讨论术中失血量与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自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行根治性手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57例,收集术中失血量、肿瘤浸润深度(T期)、术后化疗、淋巴结转移情况、围手术期输血、术后肿瘤复发情况及生存时间等资料,观察术中失血量对术后肿瘤复发及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 腹膜复发组术中失血量(517±287)ml高于无腹膜复发组(372±253)ml(P<0.05);T3-4组、围手术期输血组、术后未行化疗组和淋巴结未见转移组术后出现腹膜复发患者术中失血量分别为(522±270)ml、(539±331)ml、(516±322)ml、(513±343)ml,显著高于同组中未出现腹膜复发者[(371±276)ml、(347±248)ml、(290±211)ml、(353±249)ml](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进展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术中出血和术后化疗情况与根治术后腹膜复发相关(P<0.05);术中失血量≤400 ml组的生存时间长于术中失血量>400ml组,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失血量是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腹膜复发的重要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和手术安全性。方法收集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问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LA)术式和开腹阑尾切除(OA)术式,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止痛药物应用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对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的该类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RCT)文献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种术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本组资料表明,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无明显差异,而LA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止痛药物应用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OA组,LA组手术并发症也少于OA组;Meta分析有6组资料纳入,LA住院天数和手术并发症少于OA组,而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恢复时间短、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合并自发性穿孔的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中低位直肠癌合并肠穿孔的诊断与治疗。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发病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术中探查情况、手术方式、病理资料及患者结果等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诊疗特点。结果除弥漫性腹膜炎及腹腔内游离气体等消化道穿孔常见临床表现外,穿孔12h内,11例中有7例(63%)白细胞计数未见升高,其中有4例(36%)白细胞计数下降明显。术前仅2例(18%)经直肠指诊诊断为直肠癌。除3例(28%)肿瘤自身穿孔外,8例(72%)穿孔部位位于乙状结肠。9例(81%)一期肿瘤切除患者中8例痊愈出院。结论术前明确诊断较为困难,直肠指诊是术前明确诊断的唯一方法。弥漫性腹膜炎症状后短期内出现白细胞水平下降这种现象可能是下消化道穿孔特征性表现。除少数肿瘤部位穿孔外,穿孔部位多位于乙状结肠。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一期肿瘤切除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