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治疗相关性白血病是恶性或非恶性疾病使用细胞毒药物治疗和(或)放疗以后发生的一种继发性白血病。自1970年Allan报道以后,逐渐引起临床的重视。近几年来,国内报道了乙双吗啉治疗银屑病后发生了白血病。本文就本院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2例治疗相关性白血病进行分析并阐述其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10例白血病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10例外周血白细胞均>140×10^9/L,原始细胞大多>50×10^9/L。认为发病主要是外周血原始细胞大量瘀滞于肺小血管所致。本病死亡率高。治疗主要是及早去除大量的原始细胞。  相似文献   
3.
本文收集了本院1975年10月至1985年10月住院的58例慢粒病人,确定以急性变为结局的46例,其中经细胞形态学及细胞组织化学确定急粒变35例、急淋变3例、急单变2例、  相似文献   
4.
作者测定了20例白血病前期综合征(简称白前)病人的22份骨髓片嗜硷细胞数,并与12例良性缺铁性贫血相对比。另外比较了2例转变急粒前后的骨髓嗜硷细胞数,分析骨髓嗜硷细胞计数对白前的意义。其结果如下: 20例白前患者,男12例,女8例。其中难治性贫血18例,中性白细胞减少症1例,呈巨幼样造血紊乱骨體增生性全血细胞减少症1例。多数病例有粒细胞异常和存在单核巨核细胞,原粒细胞都<10%。全部病人均无维生素B_(12)和叶酸缺乏,且对其治疗无效。均未用过细胞毒药物。骨髓涂片以标准Wright-Giemsa法染色。嗜硷细胞形态呈圆、椭圆或长形,胞浆量多少不等,布满特征性的暗蓝紫色颗粒,偶见核部位有透亮区。每张  相似文献   
5.
hM-CSF 具有直接刺激单核细胞生长外,还能问接促进嗜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生长,能显著增加骨髓移殖的成功率,增加单核细胞的肿瘤杀伤活性,此外对胎盘绒毛细胞,脂质代谢及破骨细胞等都有作用。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血液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引起血小板破坏过度而致病。青年妇女发病率最高,妊娠期也不少见。妊娠期发病者可使其病情加重且常影响胎儿。处理上常涉及内科和产科,为此,内科和产科医师必须掌握其处理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血片上口形细胞增多是本病的特征。我院曾收治1例,并对其家谱作了调查,报告如下: 李××,女,28岁,工人。因头昏,乏力,面色苍白16个月于1983年10月26日入院。16个月前因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活动后心悸,面色苍白在当地医院查Hb8.5g,骨髓象提示“缺铁性贫血”,予铁剂治疗3个月,贫血无改善,此后Hb波动在5.5~9g,尚能坚持工作。近2个月来症状加重,来我院查治。既往偶有下肢瘀斑,能自行消退。有汽油、橡胶和苯的接触史10年。家族中无近亲婚配史,患者母亲曾因贫血  相似文献   
8.
作者应用改良的 Terasaki 和 McClelland 微量细胞毒性测定方法,对粒系前身细胞(CFU-C)血清抑制素作筛选检查。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2例,再障62例,共计104例。发现血清有 CFU-C 抑制素19例,其中补体依赖16例,补体不依赖3例。粒细胞减少症中22例为特发性获得性的,其中2例血清有抑制素,为补体不依赖性;1例全身性红斑狼疮(SLE)病人血清有抑制素,为补体依赖性,12例先天性,3例药物性及4例 Felty 氏综合征病人血清均无抑制素。再障中46例为特发性的,其中13例血清有抑制素,均为补体依赖性;5例肝炎后再障,其中1例血清有抑制素,为补体依赖性;1例 SLE 及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相似文献   
9.
作者研究了114例B细胞起源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病人白血病B细胞的核型,并得到53例细胞遗传学随访资料。采用Ficoll-Hypaque梯度离心分离出病人静脉血中的淋巴细胞,用RPMI 1640培养基及10%胎牛血清等进行培养,获得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细胞核型分析采用G或Q分带技术。53例中男性37例,女性16例,年龄48-88岁,病程1月至12年(大多数在5年以下)。24例未经治疗,29例曾用过瘤可宁、强的松、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栓形成影响因素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0例SLE患者伴血栓形成7例,发生率为23.3%。通过PAGT、vWF:Ag、Fn、APTT、ATⅢ:Ag、ATⅢ:C、PLG及LA、ACA的检测并复习文献,认为血管内皮损伤、狼疮抗凝物、抗心磷脂抗体、获得性抗血栓形成机制的缺陷(PC、PS、ATⅢ)及纤溶机制的改变是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