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血液透析疗法治疗患儿毒蕈中毒的护理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误食某些野生蘑菇会导致毒蕈中毒。近年来,此类病例在儿科中偶有发现,症状十分复杂。毒蕈内含有毒蕈碱、毒肽、毒蕈溶血等物质,只有部分毒蕈经高热烹调后可以解毒,但大多数毒蕈用此法难以去掉毒性。上述有毒物质不仅能引起胃肠反应,还能损伤内脏。2000-2004年,我科对4例毒蕈中毒患儿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患儿4例,男1例,女3例,年龄5~11岁;均为误食鲜蕈,发病前身体素健,无肝炎及肾病病史。2.临床表现。4例患儿误食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同时伴有头晕、乏力。发生肾功能衰竭3例,表现为…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对39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与正常人群对照.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患者认知功能的因素.结果 观察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得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液透析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血红蛋白、Kt/v值呈正相关,与患者尿素氮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血红蛋白越低、尿素氮越高、Kt/v值越低,其认知功能减退越严重,同时应参考肌酐、血钠浓度、血钙浓度等因素.通过了解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分析3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龄、糖尿病肾病、血脂异常、血管内皮损伤等综合因素。提出预防措施: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控制水钠摄入,以免高血压等并发症发生;脂质代谢异常患者,指导适当限制脂类摄人量;糖尿病肾病患者予控制糖摄人量,严格限制双糖,建议高纤维素饮食。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可加重高血压,因此应适量使用,并根据患者凝血功能情况合理使用抗凝剂。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鼓励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有氧运动;加强健康教育,让患者建立良好的行为方式;传授脑血管意外发病的季节性特点和发病机制等知识。  相似文献   
4.
血管性痴呆(VD)是由于血管病变所致的痴呆,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是老年性痴呆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血液净化技术不断发展,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平均寿命不断提高,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的比例越来越高,故VD发病率必然升高。VD患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或丧失、精神行为异常等症状,因此VD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我行为管理监测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自我行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透析的MHD患者80例,以2015年12月31日为分界点,2015年7月~2016年12期间设为对照组,2016年1~6期间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宣教,观察组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自我行为管理监测表进行干预,最后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疲劳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疲乏评分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生理健康总分和精神健康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行为管理监测表的使用有助于减少血透并发症,改善患者疲乏状况,提高了MHD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陈冬蔚  叶白如  金领微  谷禾 《海峡药学》2011,23(10):115-116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皮下隧道涤纶套导管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银离子抗菌敷料,减少导管惑染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的效果。方法将60例初次行血液透析的长期留置皮下隧道涤纶套导管患者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和B(治疗组)各30例;A组用7×9棉质无菌贴以穿刺点为中心覆盖。每周3次;B组先使用5%碘伏消毒穿刺点和周围皮肤.再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待干后,将4cm×4cm的康惠尔银离子抗菌贴(丹麦康乐保有限公司生产)覆盖穿刺点再加用7×9棉质无菌贴固定.每周1次,比较两组导管出口处感染、隧道感染、CVC-RI发生率、导管保留时间(月)。结果B组导管出口处感染、隧道感染、CVC—RI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导管留置时间,B组平均保留(10.77±2.84)月。长于A组(8.11±1.37)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将康惠尔银离子抗菌贴对长期留置皮下隧道涤纶套导管置管感染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改良动脉穿刺法在急诊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改良动脉穿刺法行急诊血液透析的效果。方法130例急诊患者行血液透析180例次,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行动脉穿刺。观察组:使用肝索生理盐水预充管路后,管路动脉端与内瘘针连接,打开补液管夹子,使用内瘘针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开泵;对照组:在夹闭内瘘针夹的情况下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再连接管路动脉端,然后开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提高,血流量明显增加,血肿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动脉穿刺法有利于提高急诊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穿刺成功率,增加血流量及减少血肿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尿毒症皮肤瘙痒是尿毒症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发生率为36.1%,单纯血液透析(hemodiaiysis,HD)治疗可增加瘙痒的发生率(60%~90%)[1]。虽然不直接致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情绪。我院血透室2002年10月—2005年8月采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串联HD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12例,取  相似文献   
9.
回顾分析30例老年痴呆血液透析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其中跌倒19起占40%,自伤16起占34%,走失8起占17%,窒息4起占9%,以跌倒和自伤为主;发生意外事件时间,以透析日多见,占81%;认知障碍的老年痴呆患者意外事件发生较多见。提出护理对策:设立专门的护理小组,建立护理安全评估制度;加强与患者沟通,减轻其对抗心理;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预防跌倒健康教育;透析期间加强巡视,及时发现患者的自伤行为;指导家属加强在家中对患者的看护,以防走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