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放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肿瘤组织内植入放射性粒子,即近距离放疗,是恶性肿瘤又一种新的放疗手段,其根据靶组织的体积、密度以及邻近重要脏器的解剖关系进行合理布源,达到“定向治疗”,可最大程  相似文献   
2.
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骨转移常见于肺癌、乳腺癌、鼻咽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骨转移所致疼痛、病理性骨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生命时间[2]。第3代双膦酸类药物唑来膦酸(择泰)是目前治疗骨转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多西紫杉醇加顺铂及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方案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并评价此方案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2003-10~2004-10收治的18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加入研究。入组患者术前接受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为:多西紫杉醇75mg/m2,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30mg/m2,第1~3天静脉滴注;5-FU500mg/m2,第1~5天静脉滴注;亚叶酸钙100mg于5-FU前30min静脉冲入;每3周为1周期,共3个周期。观察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原发病灶的缓解情况、手术后病理缓解情况以及新辅助化疗的毒副反应。结果新辅助化疗后所有患者进行了根治性手术治疗,有效10例,其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7例;疾病稳定5例,疾病进展3例。术后病理检查2例病理水平达到完全缓解。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恶心、脱发、呕吐及黏膜炎,其中有4例患者发生了Ⅲ~Ⅳ级的白细胞减少,但未有因此而发生严重感染和病死者。结论多西紫杉醇加顺铂及5-FU/亚叶酸钙的化疗方案在进展期胃癌的治疗中近期疗效显著,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吉西他滨(GEM)和长春瑞滨(NVB)是目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的药物之一,它们与顺铂(DDP)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我院应用GP方案治疗NSCLC患者24例,NP方案治疗NSCLC患者28例,进行疗效和毒副反应比较,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GP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40例老年NSCLC中,初治24例,复治16例,均行CT引导下瘤体内125Ⅰ粒子植入后3~5d予GP方案:GEM1000mg/m2,静脉滴注30min,第1、8、15天;DDP30mg/m2,静脉滴注,第1~3d,28d为1个周期,化疗2~4个周期。粒子植入后2个月(即化疗2周期后)进行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结果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2个月后,40例患者全部可评价疗效。全组CR9例,PR23例,SD5例,PD3例,总有效率80.0%。初治组24例中,CR6例,PR14例,SD3例,PD1例,有效率83.3%;复治组16例中,CR3例,PR9例,SD2例,PD2例,有效率7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GP方案化疗对不能手术的老年NSCLC患者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确诊时多数患者已属于中晚期,手术切除困难,治疗效果欠佳,预后差。为了探讨更佳的治疗方法,笔者所在科2009年03月—2012年06月对收治的20例原发性肝癌,采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  相似文献   
7.
<正>紫杉醇是从红豆杉属植物紫杉树皮中分离纯化的天然抗癌药,主要作用于细胞微管/微管蛋白系统,抑制微管的解聚,使纺锤体失去正常功能,抑制细胞复制从而使肿瘤细胞死亡。以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多种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较高,限制了临床广泛使用。如何有效降低或减轻紫杉醇的周围神经毒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近年来肿瘤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笔者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参麦注射液具有降低紫杉醇的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125I粒子植入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46例NSCLC中,初治26例,复治20例。均行CT引导下瘤体内^125I粒子植入后3~5d予GP方案: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30min,第1、8、15天;顺铂30mg/m^2,静脉滴注,第1~3天;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7.5mg/m^2,静脉滴注3~4h,第1~14天;28d为1个疗程。粒子植入后2个月(即化疗2个疗程后)进行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结果^125Ⅰ粒子植入2个月后,46例患者全部可评价疗效。全组完全缓解(CR)12例,部分缓解(PR)24例,稳定(SD)6例,进展(PD)4例,总有效率783%。其中初治组26例中,CR7例,PR15例,SD3例,PD1例,有效率84.6%;复治组20例中,CR5例,PR9例,SD3例,PD3例,有效率70.0%。结论^125I粒子植入联合GP方案治疗对不能手术的老年NSCLC患者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完善的大鼠肝脏内皮细胞分离培养方法.方法采用胶原酶肝脏原位灌注消化和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肝脏内皮细胞,培养后行免疫化学细胞鉴定.结果分离培养的肝脏内皮细胞经台盼蓝拒染实验,活细胞大于90%.细胞得率为(2~5)×106/g,细胞纯度大于90%.结论该方法简便、实用、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
红素对大鼠肝脏内皮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行分离、培养的大鼠肝脏内皮细胞,体外对雷公藤单体成分红素抑制新生血管生成能力进行了实验。结果培养液中红素浓度0.01mg/L时,对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为47.01%,当浓度为0.5mg/L时,可大量杀死正在培养中的内皮细胞,抑制率达90%以上,IC50=0.1mg/L。结果提示,红素在体外对培养细胞新生血管的形成,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