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调查中药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临床表现,了解中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旨在关注用药安全.方法对84例中药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84例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涉及中药品种有19种.药物不良反应按系统分,其中变态反应占84.52%.所有不良反应均由静脉给药引起.结论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中药注射液很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应加强对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肩难产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方法:按照"六字口诀"对12例肩难产患者进行产前、产时、产后处理。结果:12例肩难产患者中,出现5例新生儿1min阿氏评分≤7分,8例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3例新生儿锁骨骨折,1例新生儿肩关节脱位,2例产妇出现产后大出血。结论:"六字口诀"贯穿产前、产时、产后诸多环节,为防治肩难产的有力措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我院近2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范围最广、种类最多的一类药物,而我国至今对其尚未制定统一的治疗指南,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影响患者的用药安全,今将近2年来我院有关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情况简介如下:我院ADR监测室于2001~2002年共收到临床各科室自愿呈报的ADR报告311份,其中104份与应用抗菌药物有关,占33.44%。1一般情况104份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男56例,女48例。年龄:6个月~1岁3例;1~10岁9例;11~30岁32例;31~50岁29例;51~70岁20例;71~83岁11例。2因果关系评估及转归按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评估方法,结果为:肯定7…  相似文献   
4.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儿期较常见的一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仅见于2岁之前,绝大多数为6个月以下的幼婴,冬春季好发。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憋、呼吸困难,易引起家长的恐慌,但至今缺乏特效药物治疗。我院儿科2004年12月—2005年5月通过雾化吸入博利康尼和普米克令舒混悬液佐治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4年12月—2005年5月门诊诊断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观察组32例,男20例,女12例。2组年龄均小于2岁,最小2个月,2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  相似文献   
5.
晚期先兆流产是妇产科常见病,发生于妊娠12~28周,通常表现为不规则下腹痛、腰酸及阴道流血等症状,但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妊娠产物未排出,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晚期流产。近年来因发生晚期先兆流产来院保胎的孕妇逐年增加,我院在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该类患者51例,在治疗期间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除1例因合并有宫颈机能不全而提早终止妊娠者,其余均康复出院。现将保胎期间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药品不良反应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5月,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关于加强预防诊断治疗非典型肺炎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市药品监管局加强对干扰素等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药品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为此,我们对珠江医院在非典时期(2003年5月1日~6月30日)应用预防和治疗药物的部分人群进行了集中监测和调研。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磷酸奥司他韦(达菲)为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给予抗击非典的一线医务人员口服达菲,每次1粒,1天2次。用药2~4天(平均2.55±0.93天),其中11名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男3例,女8例,年龄19~45岁。6例表现为恶心、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