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结肠癌细胞HCT-8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HCT-8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0、40、80、120μmol/L)对细胞分别进行干预24、48、72 h;MTT法检测不同时间Res对HCT-8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细胞黏附试验检测Res对HCT-8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Res对HCT-8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进一步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qRT-PCR分别检测Res对HCT-8细胞中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Res(浓度为40、80、120μmol/L)在干预后24、48、72 h均可以明显抑制HCT-8细胞的增殖活性(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细胞的同种黏附能力增强,异种黏附能力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Res 120μmol/L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Res 120μmol/L作用HCT-8细胞48 h后,HCT-8细胞中上皮间质标志性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而AKT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P-AKT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通过调控细胞EMT抑制人结肠癌HCT-8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受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  相似文献   
2.
闫立凯 《当代医学》2011,17(26):68-69
目的分析应用腹腔镜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病的临床效果,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0年1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78例为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以同期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可以保持胆囊功能和胆道完整性.具有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早期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0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4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开腹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高于腹腔镜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腹腔镜组患者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显著,P0.05;术前两组炎症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次日,腹腔镜组C反应蛋白升高幅度,前白蛋白降低幅度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效果显著,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4.
闫立凯 《吉林医学》2011,32(27):5678-5678
目的: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500例腹外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组)265例和对照组(传统治疗组)2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1年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胆囊癌发病率有增多趋向,但早期缺乏特异症状,待出现肿块、黄胆时,多数已是晚期,虽然有各种现代化诊断技术,据中山医大黄洁夫报道,术前作出诊断的不足30%,只有16~22%可施行治愈性切除,术后五年生存率(5%,文献认为本病为一早期诊断困难、恶性程度高、早期手术率低、晚期手术疗效差的消化器官常见恶性肿瘤,为提高早期诊断与改善手术效果,作者参阅近期资料,综合介绍其进展概况供参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0~2005年收治的18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理因素所致胆管损伤10例,解剖因素所致胆管损伤4例,技术性因素所致胆管损伤2例.18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行4次手术.随访2~5年,仅2例发生反复胆管炎,余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强调术者应熟悉胆道的解剖及变异,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应根据胆管损伤的时间及类型选择手术方式.术中辨清肝囊管、肝总管及胆总管是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