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机能障碍性眶病的眶减压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 9例 15眼患甲状腺机能障碍性眶病并严重影响视觉功能和容貌者 ,行内镜下经鼻眶减压术。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 2年 (平均 1年 ) ,眼球突出度、视力、平视睑裂高度分别从术前的 ( 2 1 93± 1 49)mm、0 5 7±0 12、( 11 0 7± 1 44 )mm改善为术后 1年的 ( 16 87± 1 2 5 )mm、0 69± 0 12、( 8 2 0± 1 15 )mm。术后眶压较术前明显降低 (P <0 0 0 1)。 7眼复视 ,术后 3眼复视消失。结论 由操作熟练的耳鼻咽喉科医师行内镜下经鼻眶减压术 ,具有视野清晰 ,手术精确、安全 ,创伤小 ,并发症少等优点 ,是治疗甲状腺机能障碍性眶病的较好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控制通气下实施经纤维支气管镜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作用。方法年龄9个月~12岁的小儿患者32例,在全身麻醉三通喉罩(TLMA)气道控制通气下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术中连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潮气量(VT)、气道峰压(P础)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微泵连续输注丙泊酚、维库溴铵、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记录麻醉前5min(To)、插入TLMA通气即时(T1)、通气3rain(T2)、通气5min(T3)、通气10min(L)、通气15min(75)和手术即将结束时(T6)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T1,T2,T3,T4,T5,T6时间点的潮气量(VT)、气道峰压(Ppnck)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于T0,T2,T4,T5,T6时间点采集桡动脉血液进行血气分析。记录麻醉、手术效果和过程。结果全部32例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26min,平均7.5min:通气时间22.43min,平均27min。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控制通气下实施经纤维支气管镜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安全可靠,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根据经鼻腔穿刺施行翼管神经封闭的需要,对8个尸体头颅及50个颅骨进行了解剖和观测.结果表明:穿刺针经过的途径为鼻孔内侧缘下端、中鼻道、中鼻甲后端、中鼻道粘膜、蝶腭孔、翼管神经(翼管前口).穿刺深度为58.6±3.9mm.穿刺针与法兰克福平面的夹角为22°18′±3°24′.穿刺针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为13°48′±2°42′.鼻腔底面与法兰克福平面的夹角为2°±3°48′.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三通喉罩气道( TLMA)在儿科经纤维支气管镜气道内支架置入术中的作用.方法 2006年3月至2010年10月,行经纤维支气管镜气道内支架置入术的患儿11例,年龄1~13岁,平均(4.8±2.7)岁,体重5~41 kg,平均(18.2±10.1 )kg.在全身麻醉下插入TLMA,在机械控制通气下经纤维支气管镜实施气道内支架置入术.术中连续监测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记录麻醉前5 min(T0)、通气5 min(T1)、10 min( T2)、20 min( T3)和术毕(T4)时的SP、DP、HR和SpO2.记录T1~T4时点的潮气量(VT)、气道峰压(Ppeak)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于T0、T2、T3和T4时采集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 全部手术均顺利完成.TLMA通气时间22~ 55 min,平均(32± 11)min,气道内手术时间3~ 30 min,平均(9±5 )min.术中血压、HR平稳,10例(91%)维持SpO2≥95%.T1~T4时点VT、Ppeak和P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和术后PaCO2、PaO2、O2sat明显改善(P<0.05).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TLMA用于儿科经纤维支气管镜气道内支架置入术气道管理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爆震性聋398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爆震是一种平战时较常见的致聋原因。1988-1999年,我院收治各种火炮实弹发射致聋205例(398耳),现将其机制、诊治、预防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患者李某某,男,18岁,住院号100504,右上唇缺损18年。出生两个月时因患“走马疳”出现高烧、牙龈和右上唇糜烂坏死,经消炎等治疗后坏死组织脱落遗留组织缺损,影响美观,要求治疗。颌面部检查:右上唇缺损面积1.1×2Cm~2,鼻底组织缺损,牙、龈和鼻甲外露,右侧鼻唇沟至口角区为疤痕组织,面积2.3×2Cm;由于疤痕挛缩右口角抬高0.9Cm,右鼻翼下垂0.3Cm,右侧口角残留红唇粘膜干裂,32⊥12缺牙,(?)扭转唇向移位,牙槽嵴低平。诊断:右上唇缺损畸形。治疗:全麻下行右上唇缺损修复术和右三角胸皮瓣移植术.先作内衬缝合: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全身麻醉机械控制通气下经纤支镜氩气刀切除中心气道器质性病变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34例中心气道器质性病变患者,在快速诱导全身麻醉下插入三通喉罩气道(TLMA),在机械控制通气下经纤支镜氩气刀切除中心气道器质性病变。术中连续监测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麻醉前5min(T0)、手术开始(T1)、手术5min(T2)、10min(T3)和术毕(T4)时的SP、DP、HR和SPO2。于T0、T2、T3和T4时采集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手术时间,通气时间和手术结果。结果 34例患者共接受经纤支镜中心气道器质性病变切除术45例次,全部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5~52(24±8)min,通气时间35~65(41±10)min。术中血压、心率平稳。TLMA通气后PCO2、PO2、O2sat明显改善(P<0.05)。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全身麻醉机械控制通气下经纤支镜氩气刀切除中心气道器质性病变的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